广交会-- 与改革开放同行

辛亥革命网 2014-08-21 16: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贺林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展览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标准展位55620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234家……来自第104届广交会的这一串数字表明,广交会这个“中国第一展”,在今年

10月15日,第104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

                                                                              新华社记者 徐清扬摄

  展览总面积111.5万平方米、标准展位55620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2341家……来自第104届广交会的这一串数字表明,广交会这个“中国第一展”,在今年9月完成历史上第四次整体搬迁和“一届三期”改革后,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展。

  如今,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友谊的纽带,贸易的桥梁”,走过50多年风雨历程的广交会,又站在新起点上谋划起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挑起重担。

  对外开放的窗口

  30年跌宕起伏,广交会成为中国外贸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成就辉煌的最佳写照。

  新中国诞生不久,面对“封锁”、“包围”的严峻形势,1956年,国家外贸部、广东省尝试举办了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获得成功。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从此,中国与世界贸易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以“促进国家外贸出口、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的广交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大展身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那年10月的第44届广交会春意晕染。这届交易会创下了许多新中国展览历史的第一:新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实行工贸结合新体制的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登台亮相;首次将“以销定产”作为外贸新方针;首次开展了补偿贸易记录,当场签订协议的有3个;交易会大楼的东墙上首次挂出了“欢迎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的大标语。6000多件展品、10万多件样品大放异彩,外国客商争相购买。

  因为解放思想并大胆探索,也就在这届广交会上,多年滞销的真丝印花绸缎,将图案从拖拉机、锄头镰刀改成了牡丹、荷花,而备受国际市场欢迎……

  此后30年,透过广交会这扇窗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做大做强,创造了中国经济的辉煌和“中国制造”的奇迹。

  正在举行的第104届广交会上,山东临沂华太电池有限公司经理周洪军看着今年1-9月份的出口报表,面露喜色。从1998年初次参加广交会的1/6个展位,接到了首笔近百万美元的订单,到如今年出口达3000万美元,80%多的订单通过广交会来取得,周洪军深有感触,“没有广交会,就没有华太的今天”。

  据统计,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0多亿美元,而2007年已高达2.17万亿美元,30年增长了100多倍,其中,广交会每年成交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始终占据1/5以上。

  体制改革的先锋

  30年风云变幻,广交会主旨由当时的“争创外汇”,变为了现在的集进口与出口、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大型对外贸易平台。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商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优质平台,更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在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外贸体制、创建自主品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广交会打破外贸专业总公司垄断局面,吸纳各类企业参展,实现参展企业多元化;1988年,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成了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主角;90年代,广交会结束专业总公司组团历史,实行各省市组团参展,并不断完善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

  1989年,广交会结束了国家财政拨款办交易会的历史,实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2002年春,第91届广交会大胆改革,实行“一届两期、分期举办”。此后,广交会的摊位迅猛扩展,以往无缘参加广交会的民营企业也纷纷亮相。到第100届广交会,非国有企业占到七成,成为第一大参展和成交主体。

  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多一个“进”字、多一个“进口馆”,广交会多了一片广阔的天空,标志着中国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实现贸易平衡转变。

  转型升级的平台

  30年弹指而过,广交会再担负起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克服困难,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新使命。

  今年9月,广交会整体搬迁琶洲展馆,展会规模的扩大,有效缓解了展位供需矛盾,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通往国际市场的机会。展品从5大类优化调整为15大类,展区数量从34个细分为50个,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为注重质量安全、附加值高、节能环保和高技术产品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参展机会。

  当前金融海啸引发的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第104届广交会采购商减少,但15号馆1楼工具展区唯一一家专门生产用于劳动防护的“手套专家”--广西北海利博盛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却依靠自己展出的防切割的花园劳保手套、可充气的防震机械操作手套、可供夜间作业的带灯劳保手套等150多款新研发设计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外客商的眼球。

  “面对困难,只有努力进行自主创新,才是企业生存的长远之道。”凤凰光学集团海外市场部业务经理邓建民表示,开发新技术虽然加重了集团的成本支出,但对长远发展而言,有利于增强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和品牌创新,日益受到近几届广交会重视。10月19日,第104届广交会一期闭幕。据统计,该期认定涉嫌侵权企业有105家,比上届下降了44.1%。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