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英雄高志航(2)

辛亥革命网 2012-07-0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水木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热播电视剧《血战长空》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空军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在空中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正如电视剧中刻画的那样,在中国空军中涌

  1932年4月高志航来到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当了一名飞行教官,然而却因东北军的身份受到排挤,级别由少校降为上尉附员, 并且不让飞行。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机会。航空署署长黄秉衡对空军建设十分重视,此年春天,他到笕桥检阅飞行表演, 特意提出让高志航参加飞行表演。高志航喜出望外,当即升空做了两个特技,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娴熟技巧给在场的所有观摩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志航赢得黄秉衡的赞誉,被提升为第8队的分队长。他刻苦训练,掌握了夜间不打灯起飞、倒飞和弧形飞等高难度动作的飞行技术。1932年冬天北京各界发起献机运动,高志航率领四名飞行员以结绳编队方式飞赴南苑机场参加献机典礼。结绳编队飞行是当时飞行中难度最高,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没有精湛的技术和较好的默契,谁都不敢尝试。很快高志航被提升为空军教导总队少校总队副官,协助毛邦初主持飞行训练工作。他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训练计划,成功训练了我国空军第一支驱逐队。

  为加快空军建设,1935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派高志航等人赴意大利考察空军驱逐技术,购买先进战机。墨索里尼接见了高志航,试图以重金诱惑他留在意大利。高志航不为所动,婉拒了墨索里尼的要求。而意大利军火商企图以贿赂方式向他推销落后机型,遭到高志航的断然拒绝。1936年4月高志航回国,从美国购回100 架“霍克式”驱逐机。国民政府随即在南昌组建了5个飞行大队,即第一、第二两个轰炸机大队,第三、第四、第五三个驱逐机大队。高志航被任命为训练总队的驱逐组主任和第四大队队长,晋升中校军衔,辖21、22、23 中队,进行飞行员的培养。在高志航的努力下,培养出如刘粹刚、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郑少愚、乐以琴、罗英德等优秀飞行员,他们成为中国空军的核心力量。张学良在南京见到高志航时,高兴地对他说“你是东北军的骄傲呀”,“早晚有那么一天,你从天上, 我从地面,咱们一齐打回东北的老家去”。

  视死如归 飞鹰展翅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一路南下,平津相继沦陷,华北告急。8月6日,第四大队由南昌秘密飞赴周口,准备在平汉线对日军发动突袭。然而,“八·一三事变”的爆发改变了原有计划。13日高志航立即回到南京参加了空军高级将领会议,第四大队被调往杭州笕桥机场轰炸日本第三舰队。

  8月14日中午,第四大队冒雨飞赴笕桥机场,21中队先行到达。高志航从南京直接飞抵笕桥。15时30分,日军鹿屋航空队的13架九六式重型轰炸机进犯笕桥机场。当时情况万分危急,21中队的飞机即将全部落地,22、23中队尚在途中,高志航立即命令刚到的飞机不准停车,一半起飞迎敌,一半加油待命,22、23中队留在空中。待自己的座机IV-1落地,他立即上机,带领两架僚机升空。高志航率先扣动扳机,从日机后偷袭,日机中弹,冒着滚滚浓烟坠入钱塘江。紧接着,高志航又打下第二架飞机,李桂丹、郑可愚、柳振生、王文骅也相继击中敌机。日机陷入慌乱之中,落荒而逃。短短30分钟空战,第四大队以零损失击落日机6架,迎来了中国空战的第一个胜利,史称“八一四空战大捷”。1940年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15日,日军60余架飞机分两批再次飞袭杭州。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后因左臂中弹,返回机场。15日空战,中国空军以两架飞机的损失击毁日机17架。16日,中国空军又击落日机十余架。三天空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0余架。捷报传来,杭州各界纷纷到医院慰问受伤的高志航,蒋介石电令嘉奖,电汇一万元大洋,并将高志航转至相对安全的汉口治疗。经此大捷,高志航与战友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

  1937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中国空军向上海的日军阵地发起轰炸。作为报复,第二天日军空袭南京。由于我方战机性能远不及日机,我军在空战中屡屡受挫。此时尚在医院的高志航心急如焚,提前出院。蒋介石命高志航为中国空军驱逐司令,火速赶往南京指挥空战。回到南京后,高志航对霍克—Ⅲ式战机进行了改装,舍弃了其轰炸功能,将其打造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提高了飞机性能。9月22日,日军5架战斗机、12架轰炸机再袭南京。中国空军第四、第五大队升空应敌。在这一天的空战中,日军损失3架最先进的96式战斗机,高志航击落了日军长机。

  夜袭南京是日军惯用伎俩。一次,敌机夜袭南京,高志航令机场和市区全部熄灭灯光,设置假机场诱敌。当敌机返航经过南京附近汤山时,高志航率第四大队突袭敌机,敌机遭受沉重打击,仓皇而逃。

  英雄殉国 英名长存

  中国空军的力量毕竟不能与强大的日本空军相比。经过“八·一三事变”和南京空战,中国空军受到极大损失,亟需补充战机。1937年11月苏联援助的飞机运抵兰州,高志航率第四大队飞行员秘密抵达兰州,接受N-16战斗机训练。高志航向苏联顾问详细了解了飞机性能和操纵系统,并亲自试飞。原本一两个月的飞机试训时间大大缩短,高志航决定11月15日返回南京。为此,高志航率大队开辟六盘山航线,经过6000多米的六盘山飞抵西安。由于航线条件恶劣,20架飞机中只有14架到达西安。

  到达西安后,高志航主张直飞汉口,航委会担心途中受到袭击,主张中经周口后飞往汉口。15日上午9时,抵达周口。下午4时正准备起飞,不料下起了大雨。之后连续六天,南京沿线天气恶劣,不利飞行。直到11月21日,天气放晴。这天一大早,地勤人员就进入机场作飞行准备。7时许,突然报告敌机来袭。因汉奸出卖,警报已经延误。彼时,9架轰炸机已飞临头顶。高志航立即命令部队就地疏散,自己则与于天民、冯干卿、杨遇春冲向座机,升空迎战。高志航迅速跳进座舱开车,但没有成功。就在这时,敌机的炮弹袭来。一声巨响,高志航的座机被击中了。高志航浑身是火,右臂被炸飞,一只飞鹰就这样陨落了……

  噩耗传来,举国哀悼。国民政府和军委会追授高志航为空军特级英雄、少将军衔。第四大队改名“志航大队”,以铭记英烈。蒋介石亲自主持了在汉口举行的追悼会,并敬献花圈,上书“高志航英雄殉国,死之伟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敬献花圈,上书“高志航烈士千古”。1993年,92岁高龄的张学良赞誉高志航为“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