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中国蓝盔维和不辱使命(2)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中国政府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中国“蓝盔”以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一称谓;中国“蓝盔”所做的点点滴滴也证明着,他们无愧于这一称谓!

 
2009年7月2日,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首批队员启程回国。当地百姓艾力达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走了2个多小时山路,专程赶来为救命恩人送行。
 
艾力达因遭遇严重车祸被送到医疗分队。中国军医免费为他实施抢救手术,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今,艾力达已恢复健康,他流着泪对救治过自己的中国医护人员说:“你们救了我的命,就是救了我全家,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
 
无论走到哪里,中国维和人员都播撒着爱与友谊,把驻地当故乡、视百姓为亲人,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辛尼亚村位于黎巴嫩南部。2006年黎以冲突结束后,这片土地上遗留了大量子母弹,大片农田因无法耕种而荒废,几十名村民被炸伤。
 
在历时224个艰辛的工作日之后,联黎部队中国维和工兵营完成了辛尼亚村所有子母弹的清排作业,清排面积达4.82万平方米,排除M77和M42型子母弹50枚,其他金属物400多颗(枚)。
 
土地交接仪式上,辛尼亚村村长哈吉姆向在场的中国官兵深深地鞠躬致敬,感谢中国官兵使得这片土地重归安全,使得当地村民重新拥有可耕地。
 
穆罕默德是中国营的翻译。在见证了那么多中国军人为当地百姓所做的事情后,他感慨地说:“接触维和军人这么多年,中国军人是最可亲可敬的!”
 
与中国官兵相处日久的联合国黎巴嫩籍女雇员夏冰和莱雅发自内心慨叹:中国军人是真正为和平而来的使者。
 
中国“蓝盔”,彰显负责任大国风范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扩大或再起,为实现政治解决创造条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1988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这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0年,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军事观察员。
 
1992年,中国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工兵大队,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据统计,迄今中国已先后参加了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53人次。目前,中国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
 
这一切充分表明了中国始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国家的形象。
 
国际社会也充分肯定中国长期以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种种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中国在维和方面“表现卓著”。“中国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会员国之一,无论是资金还是维和人员,中国都是贡献排名居前10位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先后两任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深有感触。现任副秘书长阿兰·罗伊这样说:“中国政府这些年来向苏丹、东帝汶和利比里亚等地派出了越来越多的维和人员,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务的态度,在国际维和这一平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在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留言簿上写道:“谨在此对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表示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你们充分展示了最严明的纪律和最专业的职守,你们所代表的是联合国价值的最高体现。”
 
中国驻刚果(金)维和分队的留言簿上留下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盖埃诺的赞誉:“非常感谢在刚果(金)维和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兵,中国为维护联合国宪章树立了光辉典范。”
 
巴基斯坦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在给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呈递的感谢信中由衷地感叹:“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运输部队是一支负责任的部队!”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中国“蓝盔”以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一称谓;中国“蓝盔”所做的点点滴滴也证明着,他们无愧于这一称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