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2)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马建国、张军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60年来,我们党坚持用军事创新理论指导国防建设实践,又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军事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与辩证发展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科学回答了未来打什么仗和怎样打仗、建设什么样军队和怎样建设军队的问题。
 
明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思路。1993年1月,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挥了统领作用。1995年12月,提出了科技强军战略,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实现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1997年12月,又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更加具有前瞻性、规划性。2002年12月,提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是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解决好两个历史性课题的必由之路。
 
以军事斗争准备带动军队建设全局。90年代中后期,我军成功进行一系列重大联合军事演习,圆满完成“封边控边、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全面检验和锻炼了我军作战能力。在80年代裁军百万基础上又裁减员额50万,对领导指挥体制、保障体制、部队编成、院校体制等都进行调整改革,初步达到了加强质量建设、从结构上提高作战能力的目标要求。组建了一批应急作战部队,提高快速反应和机动作战能力。把院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全军已拥有博士、硕士2.6万多名,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班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是88%、90%、75%。实行军区联勤体制,推行后勤集约化、社会化程度,加强战略后方基地建设,整顿军队生产经营,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和效益进一步增强。陆军基本形成立体机动作战的装备体系和配套的支援保障体系,海军基本形成海上机动作战、基地防御作战和海基自卫核反击作战的装备体系,空军基本形成歼击机、攻击机、运输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结合的装备体系,第二炮兵基本形成近中远程齐全、核常兼备的武器系列。先后制定十多部军事法律、100多项军事法规,有力推动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制化进程。顺利进驻香港、澳门履行防务,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随着世界局势变化和国家经济发展,必须贯彻协调发展方针,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90年代以后,国防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增加,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始摆脱忍耐期,并逐步形成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实行军民合用,国防科技工业尽量能军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要考虑国防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实力。军队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1989年以来,全军共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9000多项,参加重大抢险救灾120多次。在1998年抗洪中,全军30多万官兵临危不惧,奋勇抢险,保卫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胡锦涛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胡锦涛又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坚定不移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创新;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军队最根本的建设;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实现我军武器装备的自主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把依法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不放;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围绕中心任务狠抓思想政治建设,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基础更加牢固。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有效,注重加强作战力量和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改革训练内容、方式、手段,促进联合训练有效开展,提高了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和官兵信息化素质。完成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建立健全联合指挥、训练和保障体制,提高了整体效能,依靠政策制度解决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稳定。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高官兵科技文化素质,全军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9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一线飞行员全部具有大学学历,一线舰长全部毕业于专业院校,二炮部队技术军官全部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努力实现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作战保障和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又上新台阶。“杀手锏”工程成果显著,武器装备配套建设快速发展,卫星及航天技术、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等取得巨大成绩。新制定和修订军事规章900多件,完善军事法规体系,按照法规制度规范各项建设和工作,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科学管理,依法从严治军成效显著。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大力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办法,重点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和军队保障等三大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2004年以来,参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430多项,参加各种抢险救灾行动2800多次。特别是2008年,人民解放军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支援奥运、反恐维稳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60年来,我们党坚持用军事创新理论指导国防建设实践,又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军事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与辩证发展中,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