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踏上开放建军征程 吹响开放建军号角(2)
辛亥革命网 2010-08-20 00:00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中国国防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人民解放军的“开放建军”使得“中国军队在面向世界、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充满活力与自信,进入到了一
在军控和防扩散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军队一直重视、支持和参与国际社会为促进军备控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所做的努力及采取的行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军控和防扩散活动。到目前为止,中国签署或批准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多边军控条约,并忠实地履行合约义务;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中国政府及军队积极支持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所做的努力,目前已参加了防扩散领域的所有国际条约和相关国际组织,建立了涵盖核、生物、化学、导弹等相关敏感物项和技术及所有军品的完备出口管制法规体系,实行严格的出口审批程序,确保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技术的有效管控。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人民解放军还积极参加中国政府组织的国际灾难救援行动,并为之建立了应急指挥机制,积极派员参加专业救援队伍,提供器材和协助开展针对性训练等。
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
开放建军,是指一个国家的军队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以促进自身使命和建设任务完成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应当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开放性”曾是她的一个显著特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一开放建设的步伐在上世纪60、70年代遇到很大挫折,甚至一度到了“关起门来自己搞”的境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催动下,这种“闭门建军”的状况才得以改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重新步上开放建军的道路,并且坚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呢?仔细探究,以下两点不能不加以特别强调:
维护世界和平之需。当今时代,面对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把人类几乎推向毁灭边缘的“冷战阴云”,人类社会更加珍惜和平,呼唤和平,渴望和平。而要想实现并维护和平,在一个一荣俱荣,一损惧损的“地球村”里,其中的任何一员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显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就明确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倡议。欲达此目的,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旧存在的今天,没有军队的积极参与和介入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建军80年来,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使命不断更新拓展,从战争年代的“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保家卫国”,到新世纪新阶段的“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利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的是,人民军队要想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有新的更大的贡献和作为,不对外开放,不积极地走出去,参与联合国组织的维和、反恐、防扩散等行动,以公开释疑虑,以透明促合作,以参与解纠纷,以慑止扼冲突,是不行的。正如许多军事专家分析指出的那样:“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开放,军队也要越来越开放。只有开门建军,军队才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壮大人民军队之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开放性”是一个系统保持生命力应具有的重要属性。耗散结构理论就认为,开放是自组织现象发生的重要条件。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只有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补充新鲜的血液,吐故纳新,才能从原来相对陈旧僵化的状态转变为一种时空上或功能上新的结构和状态,从而实现组织的演化与发展,否则该组织就会失去维持生存和实现发展的源动力。同样,军队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想发展壮大,也必须按照自身成长的规律,在积极和适度的开放中校正自己的坐标,锁定前进的方向,找准壮大的路径。因此,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积极争取苏联援助、向苏联海军学习”的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步入新世纪新阶段后,胡锦涛总书记又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实行开放建军,通过引进和利用国外的先进军事理论及技术成果,并加以消化、吸收,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更加稳健的开放步伐
由上可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人民解放军的“开放建军”使得“中国军队在面向世界、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充满活力与自信,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正是这种积极、适度、稳妥的开放,使我军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尊重和支持,也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得以在借水行舟中破浪前行,不断迈进。因而,可以预见,随着我军职责使命的进一步明晰和拓展,现代化的需求和进程进一步加快,开放建军的领域将会不断拓展,开放的内容和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有“中国陆军窗口”之称的“临汾旅”某连排长宋海龙在谈到10年来本部队对外开放的变化时就说:“10年前,我们展示给外界的大多是轻武器射击、侦察兵高墙攀登等传统课目,有时甚至是养猪种菜的经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战术、新装备走进了表演场地……”,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张邦栋更明确表示:“今后,我们仍将继续在对外交流的各个领域中加大开放与合作力度。解放军愿意与世界各国军队增进互信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