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的空战

辛亥革命网 2010-11-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旭彬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抗战初期不畏强敌,与优势的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展开了激烈的空战,还主动出击打击敌后目标,以巨大
 

  中日首次空战发生在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中。1932年2月5日,我军9架飞机在上海上空与5架日机遭遇,空战中双方均无损失。美籍飞行员肖特目睹日军滥炸平民毅然参战, 于2月22日在苏州上空以单机进攻6架日机,虽重创1架,却不幸阵亡。日本海军航空队在2月26日的空战中使用了被《海牙公约》禁用的达姆弹。淞沪抗战暴露出旧制航空队已无法适应现代空战,中国空军在此役后逐渐建立。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积极备战,将主力投入了淞沪会战。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主动出击,出动大批飞机攻击上海日军的地面和水上目标。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在杭州笕桥上空击落1架日军轰炸机,成为中国空军首位击落日机的飞行员。中国空军在当天的空战中取得了击落敌机3架自身无损失的战绩,之后8月14日被定为空军节。15日,中国空军继续出动轰炸日军,同时在南京、南昌、杭州等地迎击前来轰炸机场的敌机。16日日军再次组织大批飞机攻击我军机场,中国空军起飞迎战,又击落敌机11架。在抗击日军入侵的头3天内,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30余架。17日,飞行员阎海文的座机被高射炮击落,他跳伞后落入日军阵地,以佩枪击毙数名敌兵后自戕成仁。19日,沈崇海在座机发生故障后同随机轰炸员驾机撞击敌舰,壮烈牺牲。

图1: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1937年11月22日在日军空袭中牺牲

图2:中国空军抗战初期的主力机型霍克Ⅲ战斗机,由美国寇蒂斯飞机公司制造,照片中的这架已经改作教练机使用

  中国空军在开战之初给敌以重大打击,但也受到很大损失,由于得不到补充,实力下降。中国空军将轰炸机撤至二线机场,减少出动,将战斗机集中担任南京防空。9月上旬,中国空军为支援华北、华南战场不得不抽调兵力,使有限的力量更加薄弱。9月18日,中国空军为雪洗国耻夜袭上海日军。9月19日,日本海军航空队大举空袭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设施。至25日,日军共对南京实施了11次轰炸,造成大批平民死伤,中国空军虽屡次起飞迎击,但因实力不足且遭遇敌新型战斗机,战果有限。华北战场和华南战场上的中国空军以极少的兵力迎战优势的日军,取得了一定的战果。9月21日,陈其光在太原上空击落号称日本陆军航空队“驱逐之王”的三轮宽少佐。

  1937年9月底到11月,损失过大的中国空军处于严重的危机中,直到苏联援助的航空器材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到来后才得以扭转颓势。11月底,苏联空军志愿队进驻南京,换装了苏式战机的中国空军也活跃起来。南京沦陷后,中、苏空军以武汉和南昌为主要基地,与日军在武汉和南昌上空展开反复的拉锯战。1938年2月18日,中、苏空军集中兵力迎击前来轰炸武汉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击落敌机11架,自己损失6架,这是南京沦陷后中国空军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4月29日的空战中,陈怀民在座机受创后撞击敌机,与其同归于尽,是役共击毙日军航空兵50余人。5月31日,中、苏空军集中近百架战斗机与轰炸武汉的日机展开空战,以损失2架战机的代价取得了击落敌机14架的战果。在南昌上空,中、苏空军与日本海军航空队进行激烈的空战,击落了被称为“四大天王”的潮田良平和南乡茂章。8月初,南昌机场遭到日军轰炸,受到损失的中、苏空军撤离南昌。10月,实力锐减的中、苏空军不得不采取避敌疏散的方法以保存实力,不久武汉陷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