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
辛亥革命网 2010-1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杜银蝶 查看: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对日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因当时参战的八路军部队达100多个团,史称“百团大战”。
为实现尽快结束中国战事的目的,日本一方面对国民党在军事上施加压力,扬言要兵分三路向蒋介石的大后方昆明、重庆、兰州进攻,并对国民党实行劝降政策。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恨之入骨,将军事重点指向华北,对我根据地实行多路围攻和囚笼政策,企图使华北成为日军南进的兵站基地。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经过三年的斗争,革命力量得到极大发展。面对日本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利用秋季的有利时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0年7月22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总参谋长下达了晋察冀军区的《战役预备命令》,规定此役目的为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路交通线。正太路,从正定到太原,全长249公里,横贯太行山脉,是华北日军的主要战略交通线。8月8日,朱德、彭德怀两位司令下达战斗命令:由聂荣臻指挥晋察冀军区部队,以15个团的兵力破袭阳泉以东、石家庄以西的正太铁路东段;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八路军第129师与决死队第1、3纵队共15个团担任阳泉至榆次路段的破击作战任务。
图1: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亲临战场指挥作战
8月20晚,八路军各路突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正太路日军控制的各个车站和据点,百团大战拉开帷幕。由于正太路太长,日军首尾不能相顾,陷入混乱中,战争一开始,主动权就掌握在八路军手中。八路军第129师正面突击正太路芦家庄,占领庄北和火车站日军碉堡,并猛烈攻击日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芦家庄收复。与此同时,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占领了正太路的战略要地娘子关,其他战线的捷报也频传。在八路军部队攻占日军据点时,地方武装、民兵、民工、群众等冒着日军的低空扫射,对铁路、车站、桥梁展开大规模的破坏,积极地配合八路军作战。经过20多天的战斗,正太路许多地段被夷为平地,日军主要交通线彻底瘫痪。
图2:八路军占领娘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