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从三叩九拜到打拱作揖

辛亥革命网 2011-07-04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李楠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跪拜礼的废除,是对森严等级制度的挑战,辛亥革命后清风一缕,寻求人性自由的思想,使得这些陋习逐渐瓦解,移风易俗风潮此起彼伏。 ,移风
 

  “见面齐声道贺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清末以前,普通老百姓见官员仍需行繁琐的跪拜礼,但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废除跪拜礼后,即便是见官员,老百姓也如上面所描述一般,只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

  跪拜礼的废除,是对森严等级制度的挑战,辛亥革命后清风一缕,寻求人性自由的思想,使得这些陋习逐渐瓦解,移风易俗风潮此起彼伏。

  废叩拜

  叩拜分9种 民国变鞠躬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到了清代,仅跪拜就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级别人员在不同场合将选取相应礼仪。政府官员之间、民众与官员之间,除了要称为“大人”或“老爷”等外,更要行磕头跪拜之礼,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礼;地位相等的人们之间通用“顿首”;“吉拜”则在祭拜祖先时使用。

  这种现在看来是体现尊卑和臣服的礼节,在当时也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唐玄宗期间,白衣大食(今叙利亚一带)遣使者来访,朝见皇帝时平立不拜,唐朝官员以其无礼欲治罪。即便到了近代的1805年,沙俄格·戈洛夫金使团来华,入境后即表示不行跪拜礼,引起清廷不满,只到达张家口,便原路返回俄国了。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便上书要求废除跪拜礼,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附和认为,跪拜礼“卑躬俯首,生气毫无”,而“点首鞠躬最便宜,亦足示敬,且出于自然”。

  辛亥革命废除清帝,等级制度也随之瓦解,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逐渐传播,取消有辱人格的跪拜礼势在必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跪拜制度,用鞠躬代替跪拜。此后,改革礼仪习俗已成风潮,打拱作揖、鞠躬握手逐渐成为见面礼仪。

  现代礼仪知名学者琴石:盘腿坐习惯衍生跪拜礼

  对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移风易俗,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现代礼仪知名学者琴石表示,中国传统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跪拜礼,古代人以“三叩九拜”为至高大礼,但国人行跪拜礼其实也有一定客观原因,在明朝以前,普通家庭都没有所谓的凳子和椅子,老百姓在家中都是双腿蜷曲、臀部抵着脚后跟而坐,如有客人来访,在聊天过程中为表示礼貌便成有欠身顿首表示礼仪,相当于现代人所称的“跪拜礼”。古代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随着阶级演变便成为一种表达臣服的礼节。

  这种礼仪体现在清代最为明显,礼仪习俗也最为繁琐,因为满人的入关带来了满族的习俗,为体现统治,清廷将自己的一些礼仪习俗融入到汉族中,这种交融使得出现礼节上的高峰。

  废旧婚礼

  留学生登报征婚开先河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新思潮的涌入,反迷信宣传和介绍科学成了重要特色,也使得不少民众开始觉悟,变革迷信习俗。有些地方出现变寺庙为学堂学会以及分寺庙财产等现象,有的则出现轻视鬼神的情况,甚至官方对部分迷信习俗也加以干扰和限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