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间的中西医之争(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2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李楠楠 查看:
而该院与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彭加木也素有渊源,早产的彭加木出生时仅有1.3公斤,于是便住进了该院首次进口的温箱,成为温箱里的第一个居民。1954年医院由市政府接管,改名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移交广州医学院后,成为其第三附属医院。
广医一院:邓仲元遇刺后在此抢救 临终称“好人难做”
创办日期:1903年
曾用名:中法韬美医院、广州市工人医院、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现地址:广州越秀区沿江西路
现位于沿江西路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1903年法国领事馆创办的中法韬美医院,也是外国人在广州早期创办的西医院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医院还见证粤军将领邓仲元的伤亡,1922年,粤军参谋长邓仲元来穗调和孙中山和陈炯明间的矛盾,不料却在广九铁路大沙头终点站遇刺,被紧急送往位于长堤的中法韬美医院救治。在抢救室,邓仲元曾有片刻的清醒,但留下一句“好人难做”便语止目闭。
1950年底,由时任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批示,以中法韬美医院为基础改建成广州市工人医院。1969年又更名为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1974年移交广州医学院管理后改为现名。但在老广州人心目中,工人医院的品牌仍深入民心,很多市民仍习惯将其称作工人医院。
广州脑科医院:中国最早的精神科医院
创办日期:1898年
曾用名:惠爱医癫院、广州市第二神经病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
现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明心路
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位于芳村,现名广州市脑科医院,前身是美国长老会医生嘉约翰创办于1898年的惠爱医癫院,是中国最早的精神科医院。此前,中国人长期都没有将精神病作为疾病看待,而认为是邪气或冤孽所致,患者家属也多以祭拜或符咒等传统愚昧方式来达到驱邪消灾,精神病患者也多数被送入监狱或锁在家中,所以嘉约翰创办时也受到诸多阻力。
据史料记载,惠爱医癫院开业时只收治了一男一女两个病人,男女病人之前在家中都曾长期被锁。但入院经过治疗后,女病人竟然痊愈,而且还找到了工作。
1927年,惠爱医癫院改名为广州市第二神经病医院。解放后又两度改名为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最终于2003年改名广州市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