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扑灭东北鼠疫纪事

辛亥革命网 2013-05-23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王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0年的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惨烈的鼠疫,死亡了6万人,成为全球焦点。清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全力以赴,任命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毕业于

疫情发生时,征用戏院为隔离病院。选自《国士无双伍连德》

  1910年底,中国东三省爆发鼠疫,这是第三次全球大鼠疫的顶峰。

  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曾经在三年之内杀死欧洲将近一半的人口,使得人们谈“鼠”色变。现代微生物学出现之后,控制鼠疫成为科学界的一个梦想。1894年香港大鼠疫期间,法国医生亚历山大·耶尔森发现了鼠疫杆菌。1898年印度孟买又出现大鼠疫,国际专家只证明了耶尔森的发现是正确的,对控制鼠疫流行还是一筹莫展,当年死于鼠疫者50万,之后10年上千万印度人死于鼠疫。

  领军抗疫的英雄人物伍连德开启了我国第一次科学防疫的先河。

  1910年的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惨烈的鼠疫,死亡了6万人,成为全球焦点。

  清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全力以赴,任命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海归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现代医学开展防疫行动。

  与日法学者意见不同

  据《国士无双伍连德》一书记载,伍连德初到哈尔滨的时候,还不清楚流行的到底是不是鼠疫,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查清原因,只有查清了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办法。

  伍连德来到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冒险解剖病死者尸体,在显微镜下看到鼠疫杆菌。在抵达哈尔滨六天后,向北京报告:东北流行的确实是鼠疫。

  这时他才发现有一位日本医学生也在寻找病原。

  这位日本医学生是受有亚洲微生物第一人的北里柴三郎所派。北里在香港大鼠疫期间和耶尔森竞赛分离鼠疫杆菌,以失败告终,因此这一次格外谨慎,嘱咐一定要在老鼠身上找到鼠疫杆菌,才能确定流行的是鼠疫。这位日本人来到哈尔滨后,解剖了大量的老鼠,一直没有发现鼠疫杆菌,因此不同意伍连德的判断。

  随后赶到的任教北洋医学堂的法国医生迈锡尼同意伍连德鼠疫流行的判断,但认为防疫的重点应该在灭鼠上,两人因此产生争执,进而发生防疫管理权之争,导致伍连德被迫辞职,幸亏清政府全力支持,伍连德得以继续主持东北防疫。

  这场争论并不是科学防疫与非科学防疫之间的争论,而是在科学防疫的大前提下的争论。科学防疫并不是用现代医学为主导进行防疫就足够了,而是要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去防疫抗疫,不正确的方法和非科学防疫一样无效和有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