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情结折射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巨大变迁(4)

辛亥革命网 2008-11-17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俊才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票证是什么?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生、怀揣信用卡自由自在消费的一代,“票证”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更无法理解这方寸纸片中曾经容藏着

  票证收藏“前景看好”

  成都市的贺鹏春藏有各种票证4万余种、10万多枚,当初共投入成本3万元,而如今这些票证的价值已经升值百万以上。

  据《天府早报》报道,最让贺鹏春得意的是一套上世纪60年代的粮票,一共10多张。当时他只花了2000多元,现在已经升值到10多万元。要不是前段时间一位浙江藏家开价15万元,叫其忍痛割爱,他还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这些“小爱好”,如今身价已经翻了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如今,票证已经进入收藏界,成为其中一种重要藏品类别。

  “票证收藏行业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以一年消耗1000万枚计算,一本珍藏册收入1000枚,可以制作出1万册,以1千元人民币每册计算,销售金额就高达1千万。” 上海真常礼品有限公司经理董鸣对《中国经济周刊》这样分析,“票证的收藏魅力来自于不可再生性;而票证一旦成套,价格立即十几、几十的翻倍。”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老票证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体现着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时代特征,其研究与收藏价值不可限量,前景看好。”吴少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90年代中后期,票证确实红火过一阵子,每天来柜台询问有无某种票据的人络绎不绝。一年下来也能销售个几十万枚、几千册的珍藏本,在手里流通的钱也有个几十万。”申健表示,“但如今爱好票据的人收藏能力都有限,接班人出现了断代,要知道小青年可无法同我们一样对票证感同身受。”

  据专家介绍,随着人们收藏水平的日益提高,促使票证的价位得到提升,尤其是文革时期的票证行情看涨。

  “语录布票在3年前最高的品种每枚卖10元左右,现已涨至百元。有些粮票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武汉市1969年语录粮票一套在前几年仅售2000元,而目前的价位已达到5000元。”董鸣说。

  “忘记意味着背叛”

  前不久,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朝阳三社区76岁老人董化铭在家里开办了“票证收藏见证30年改革开放”展览。老人说:“别小看了这些票证,在30年前,吃、穿、用,样样离不开它。”

  2008年10月28日,3000多种改革开放初期的肉票、油票、布票、糖票和烟票被摆上福州市“改革开放30年”文献资料展柜;此前的9月19日,武汉“全国第十七届票证收藏文化展示交流大会”的大幕徐徐拉开。

  所有这些,都向社会展示着这样一个信息:退出历史舞台10多年的老票证,仍然留存在一些人的心中。

  作为上个世纪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票证浓缩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而票证收藏和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已有近30年的光景。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加入票证收藏这个行当,首先是因为对它的感情。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这段时光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申健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如今你能看到的文革票证种类很多,而且很有特色。”董鸣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前期票证上印有最高指示、毛泽东语录、红太阳、工农兵、向日葵等,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后期的票证比较朴实,以工农业生产和风景名胜为主。”

  主编我国第一部票证辞典《上海计划供应票证鉴赏》的已故“票证大师”孙林祥,深切关注票证的收集整理。他曾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收集整理票证的有关资料,要文票对照、互为佐证,对正确引导、研究我国经济史、票证史、粮食史方志有重要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