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普通人生活大变样

辛亥革命网 2008-02-13 00:00 来源:三江都市报 作者:三江都市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30年:普通人生活大变样,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新春佳节,全家团圆、抚今追昔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江苏、辽宁、北京、山西的几位普通百姓。从农民到企业家,从工人到个体户,从无业到汽车销售代表,从国家干部到返乡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能人,几位普通人职业的变化、生活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农民杨国强:

  能出国门看看,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农历大年初二,江苏南通的杨国强一家踏上了去欧洲的旅途。这已是老杨第三次带着家人出境旅游了。

  2007年,老杨经营的纺织加工厂利润增长了30%,心情格外舒畅:“现在我们生活这么好,还能走出国门看一看,以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老杨家祖祖辈辈务农,回想起30年前,他说:“改革开放前,农村吃的是大锅饭,田地里种什么、怎么种,农民都没有自主权,每天起早贪黑还挣不到两毛钱,大家生产没有积极性,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连饭都吃不饱。”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收入也提高了。”老杨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人在农业生产之余搞一些副业,有的人开始进城打工。”

  老杨的纺织加工厂就是那时办起来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家庭小作坊,农闲时做些活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床上用品、家居饰品等需求也多了,小作坊生意越来越好。“国家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工厂很扶持,不仅给政策、还给贷款,厂子的规模也一天天扩大。”

  “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竞争的压力也更大,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很多过去从没经历过的事情,需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老杨爽朗地笑着说,“相信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从工人到个体户的隋国宏: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我这样的人

  农历正月初一。一家人刚吃过晚饭,隋国宏就打开窗户,尽管辽宁丹东很冷,但他“喜欢呼吸鸭绿江边的空气,因为它新鲜又自由”。

  46岁的隋国宏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离开过印刷行业,但1992年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此后成了一个“个体户”。他常常这样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这样的人。”

  1980年,隋国宏接父亲的班,成为辽宁省丹东市一个印刷厂的工人,上班第一个月他领到的工资是37元,这个数字固定不变地伴随了他好多年,“37元的工资干得好也不会多,干得差一点也不会少”。

  1992年的元旦,隋国宏和爱人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他至今仍无法忘记妻子的鼓励:“只有出来自己干,你才更有希望,更有出路。”

  随后,隋国宏辞职“下海”。他首先去沈阳进了一批挂历批发给丹东的商场,一下赚了几千元。谈及此事,他至今仍很兴奋。

  “你说改革开放好不好?你说共产党好不好?”他反问记者,“1999年我搬出筒子楼,住进了丹东鸭绿江边的两室两厅的商品房。2006年,我又买了一辆车。至于冰箱、彩电等已经不用提了,想买就买、想换就换。”

  “还有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他说,“虽然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东西越来越丰富。我是为国内出口企业做配套印刷的,他们的生意这几年越来越好,我的收入也跟着不断上升。改革开放,形势肯定是越来越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