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骄傲
辛亥革命网 2011-09-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传昶 查看:
张伯苓、王正廷、董守义、沈嗣良、马约翰……他们的身影从未出现在万众瞩目的赛场,但他们是中国体育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在冷嘲热讽中,苦心孤诣地支撑着羸弱的中国体育,每一步都他们都走得那么艰难,但他们是中国体育、中国奥运之路最坚实的开始。
霍元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经过几代国人的诠释霍元甲已然成为一个神话,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将是连接历史和现实之间不变的结点。
刘长春,中国奥运历史第一人,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国人偌大的奥运梦想都压在这个只有23岁的青年肩上,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经历收获是苦涩的,但当刘长春站在百米赛场上的那一刻,奥林匹克开始有了中国人的身影,我们从此不再是过客。
李惠堂,他被称为亚洲球王,几十年后人们把他和贝利等人评为世界球王。1936年为了参加柏林奥运会,李惠堂等人自筹资金,靠沿途参加比赛的收人,一路风尘赶到柏林,试图用双脚踢出一个民族尊严的李惠堂却铩羽而归,在国运衰微的年代体育承载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让无数国人黯然神伤。
贺龙,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也是新中国体育的奠基人,在那个年代体育承载着超越娱乐的政治意义,贺龙事无巨细地打理着体育琐事,在体育和政治间寻求平衡。
陈镜开,1956年打破举重世界纪录,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并先后九次打破世纪纪录,1987年5月11日,国际奥委会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陈境开举起的或许不仅仅是当时最重的杠铃,举起的还有百废待兴时期国人的那份自信和豪迈。
容国团,在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单打世界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杨传广,在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以总分8334分的成绩夺得田径十项全能亚军,奥运领奖台上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女排,无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世界排坛是属于她们的,五连冠的伟业至今无人撼动,而拼搏、奋进的“女排精神”将一直流淌在中国体育健儿的血液中。
许海峰,1984洛杉矶奥运上上,获得射击男子50米手枪60发金牌,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奥运领奖台的最高处。52年前,刘长春在这里开启了中国人的奥运之路,收获的是小组赛即遭淘汰的酸楚记忆;52年后,中国人在这里重返奥运会大家庭,收获了奥运史上最甜蜜的时刻。

图1:“许海峰枪响,东方巨人醒来。”
王义夫,奥运会的六朝元老,两次获得奥运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的这位老将,泪流满面。

图2:这份执着带来的甘苦每个体育人或许都曾感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