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 容国团:困难年代的体育惊喜(2)
辛亥革命网 2011-04-30 00:00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苏枫 查看:
政治漩涡中的一次抉择
1966年,中国乒乓球队被卷入政治漩涡,世界冠军成了“修正主义尖子”,每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容国团也不例外。
“当时国家体委分成两派,一派是掌权的,叫造反大队;一派是保守派,叫毛泽东思想兵团。我是国家田径队的,和容国团一起,都属于保守派。当时情况特别混乱,好多以前的队员和朋友,几乎一夜之间突然就跟我们翻了脸。很多人不和我们来往了,见了面也不打招呼。”黄国珍说当时容国团的精神压力很大,面对当时“谁在世界上成绩越好,就越反动”的批斗口号,容国团沮丧地说“干这一行没有什么奔头了!我不能为国争光,对自己的事业失去信心了。”
容国团、傅其芳和姜永宁都是从香港来的球员,三个人都被怀疑是香港派来的特务。傅其芳、姜永宁与很多昔日世界冠军一起被革命委员会关了起来,容国团因为家庭出身好(是贫农),没有被软禁。
1968年4月、5月、6月,连着三个月,一个月走一位,傅其芳、姜永宁、容国团先后自杀,跟三位运动员从香港回到大陆的顺序相同。
1968年6月20日,容国团在北京劲松养鸭场边的一棵大槐树上吊。他的上衣口袋里有一个红皮小本,留了两页纸。一页写着“爸爸、秀珍、小秋(容国团唯一的女儿,当时两岁):我要连累你们,真是罪恶,我很对不起你们,请永远忘记我吧!”另一页是写给体委造反派和革命委员会的:“我爱面子甚于生命,我是清白的。我站错队了。不要怀疑我是敌人。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向毛主席请罪!”
黄秀珍一直记不起当时的全部情形(或者潜意识里根本不想记起)。她只记得当时连路都走不了,是被别人拖着去的现场。“然后是造反派的人给处理的后事。我后来回家,家被抄了。所有的照片、信件什么的,都被抄走了,想继续调查容国团。”
幸运的是,容国团年轻时写给黄秀珍的情书还在。“我很坦然,一直相信他是清白的。他是个心地单纯的人,从小没受过大的挫折。别人说你以后再也不能参加世界比赛了,再也不能打球了,运动员要当服务员,服务员要打球,他就真的相信,对事业感到绝望了。”
如今的黄秀珍替丈夫原谅了当年对他们冷脸相向的人:“时代就是这样的。当时最难、最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我们,没有一个人为我们说话。现在他们跟我打招呼,我也不会不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误。”
因为文革,中国乒乓球代表队没有参加第29和第30届世乒赛。
1971年3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是中国自文革以来派出国外的第一个大规模体育团体,中国男队再夺男团冠军,重现辉煌。中美关系是第31届世乒赛上的最大政治新闻,中方宣布“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自此开启了70年代的“乒乓外交”大幕。
1978年6月23日,容国团去世十年后,国家体委为容国团、傅其芳和姜永宁平反。为纪念三位运动员,中国乒乓球协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举行“三英杯”乒乓球邀请赛,每年分别由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澳门五地轮流主办,比赛的宗旨是缅怀英杰、发扬传统、增进友谊。
《人民日报》1978年6月24日的消息为容国团恢复名誉:“容国团同志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好同志??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又红又专的运动员、教练员,为攀登乒乓球运动技术世界高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建立了功绩,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的接见,曾荣立特等功。体委的决定宣布,过去强加给容国团、傅其芳等同志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辞一律推倒,过去所作的错误决定予以撤销。”
容式打法:
容国团擅长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并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中国乒乓球近台快攻的技术风格,就是在总结了他的技术经验之后,由“快、准、狠”发展为“快、准、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