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宝风云30年孕育足球财富 这些人必超越“郝(3)

辛亥革命网 2011-08-15 00:00 来源:红网 作者:张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改革开放30年,上海滩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本期的《新民周刊》总结了“创新三十年的上海30人”,足球界名宿徐根宝列其中之一,成为推动

  在采访中,记者获知,徐根宝在崇明岛的训练基地近几年俨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有时候一个上午十几家旅游团队都把大巴开进了基地,游客们不为别的--都冲着“徐根宝”和他的球员,游客们在基地里合影留念,都被徐根宝开创的这种青少年足球发展模式感动着、鼓舞着。“这些年,中国足球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到我这里来看我的人还是不少。我想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对我过去做出的一些成绩的怀念,另一方面更是他们对我的某种期待,他们会想,中国足球未来的球星会不会在这里?中国足球到底还有没有出路?”徐根宝说,这一切迫使他好好思考中国足球的问题。

  问及“谁能代言上海足球”时,徐根宝令人意外地大力推荐了自己的一个小弟子,“我们这里一个小孩可以,将来必成大器。不出三五年,上海将再次拥有自己的球星,就是我们这里1989-1990年龄段的一批,名字现不好说,说出来对他成长不利。”“比谢晖、祁宏还强吗?”徐根宝轻笑,用浓重的上海口音普通话说道:“不要说谢晖、祁宏,比范志毅、郝海东差,我就算不成功,我要打造的可是‘中国的曼联’,曼联是什么水平?!” 徐根宝还是和十几年前一样,骨子里透着高傲和自信。

  当记者与徐根宝谈及当前的中国足球,前不久1:3刚刚输给了弹丸小国阿曼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难堪和失败,徐根宝立即“纠正”了记者的说法:“我不同意说‘失败’这两个字,现在的中国足球只是处于低谷,有低谷就会有反弹,只是我们等待反弹的时间太长了些!”记者看得出,徐根宝对中国足球始终信心满满,在他的眼中,永远没有失败。

  谏言崔大林,呼吁足协改革

  几周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和中国足协新掌门人南勇前往根宝基地开展足球调研工作。为了迎接调研组的到来,徐根宝忙得不亦乐乎,提前几天就在基地开始准备,还看了几遍即将汇报的内容,并且特地吩咐工作人员要多准备一些白菜饺子和根宝馄饨作为点心。

  其实,徐根宝与崔大林是老朋友了,在徐根宝执教上海申花时,崔大林担任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在徐根宝执教大连万达时,崔大林担任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在徐根宝执教国奥队出国打比赛时,崔大林担任代表团团长。如今当徐根宝卧薪尝胆一心打造“中国曼联”时,崔大林已经荣升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了。尽管崔大林只是告诉徐根宝这一次仅仅是来调研的,但是徐根宝心里明白,两位高层的到来,似乎已经预示着目前扑朔迷离的中国足协将有大动作了。

  由于飞机误点,崔大林和南勇到达上海时比原计划晚了半天。那时徐根宝正在和教练组成员、工作人员用餐。得到两位领导出发的消息,徐根宝开始打电话让人帮忙安排晚上从崇明岛回市区的快船。对于这次总局和足协的调研活动,徐根宝很重视,也很期待。作为足协多年元老团成员之一,徐根宝一直渴望中国足球能够早日走出目前的困境。在等待崔大林、南勇一行人的时间里,徐根宝再一次认真地翻看着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准备汇报的几点建议,并感慨地说:“我相信,这一届领导班子如果想搞好足球的话,他们会认真听取我的意见的。毕竟,这么多年工作经历下来,我还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的。”

  调研组来到基地后,借着晚霞的余辉,徐根宝带着客人在基地里转了一大圈,并介绍了他的训练场、宾馆、古树名石。在看到徐根宝花重金修建的室内训练场时,崔大林赞叹不已:“非常大嘛,跟我们在科隆教练训练基地看到的一样大。”徐根宝得意地补充:“这人工草皮就是从德国进口的,当时是上海第一家,现在还是最好的吧。”

  在与崔大林及南勇等人探讨中国足球的发展模式时,徐根宝再次呼吁采取“双轨制”,即青少年足球发展模式实行“举国体制”,全国联赛实现“职业化”。徐根宝说:“职业联赛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反而丢失了很多以往专业体制下的优势,各地体育局的热情不断降低,体育局无法管理职业球队,自身的建设也谈不上。这样的’双轨制‘,可以调动各地方体育局的足球热情,形成社会和体育局互动的局面,肯定会大大促进足球的发展和推广……”

  在上海之行结束一周后,中国足协很快就推出了中国足球“双轨制”的发展设想,可以说这与徐根宝努力谏言不无关系,更加让徐根宝兴奋和激动的是,在“双轨制”启动的同时,中国足球在青少年足球发展模式上又祭出了大手笔:从2009年开始,足协将全面恢复停歇已久的“萌芽杯”、“幼苗杯”、“希望杯”三大学校杯赛,并希望在5年内参赛学校能达到1500所。而为让该赛事得以顺利进行,足协等部门将筹集巨资预计投入4000万元。

  据统计,全国约有6600万中学生,3800万小学生,如让足球在学校中推广开来,中国足球的基础将发生巨变。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曾几次要求发展足球,每次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学校三杯赛就是在1980年时,由国家体委、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发起的,它曾取得过显着效果。明年重启三杯赛,也让学校足球再次迎来发展的良好契机。

  对中国足协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徐根宝也是赞口不绝:“这一决策,肯定会让中国足球向好的方向发展。”说着,徐根宝还特地向《新民周刊》介绍了崔大林在视察基地时送的24个字:“志向高远、艰苦创业、韬光养晦、甘于寂寞、独创风格、初见成效”.“看,崔局长说得多好,临别前,他还当着崇明县长赵奇的面,提出了继续抓好队伍建设、坚定信心走下去等几点期待,现在我们更有信心了,一定要给中国足球带来奇迹,没有任何退路!”

  在这一刻,记者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激情四射、天不怕地不怕的徐根宝。

  这就是徐根宝,中国足坛为数不多的真正男人!男人未必是完人,但他的坚毅和执着,在他和中国足球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的明天就会充满希望。尽管他已过花甲,但只要精神永恒,信心不灭,他和他的海派球队“中国曼联”就会如愿崛起。我们期待着中国足球能够给广大球迷带来久违的惊喜,这也是《新民周刊》与“水井坊”合作,将徐根宝评选为“创新上海30年风云人物”的原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