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应对危机 彰显信心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经济危机背景下,双方加强务实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局势,中国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
中国与周边国家
维护稳定 睦邻友好
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经济危机背景下,双方加强务实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局势,中国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公正妥善处理地区和突发热点问题,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4月,在喧嚣声中的泰国帕塔亚,温家宝总理前来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虽然峰会最终因泰国国内局势被迫推迟,但代表团回国后次日,中方就宣布了与东盟合作共克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方案: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加快实现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在3至5年内向东盟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用于双方实施合作项目等,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东盟发展的支持和对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前景的信心。
5月,朝鲜再次核试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朝鲜核试,支持安理会作出适当、平衡的反应,并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了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讨论,坚持通过协商与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坚定致力于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推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今年以来,中国既坚定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充分考虑地区稳定大局,妥善处理与邻国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的分歧。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勘界工作圆满完成。中国外交部于3月31日成立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以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外交大局。
新美国基金会专家帕拉格·康纳说,中国与所有邻国拥有文化、经济、人口、政治和外交联系,但中国不侵犯它们,不对它们颐指气使;与此同时,中国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在此发挥作用的是软实力。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
共经风雨 共谋合作
叶卡捷琳堡,典雅富丽的谢瓦斯季亚诺夫宫,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短短5个小时,4场活动,将一个经济学名词变成了现实的合作平台。
四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正经历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宣示,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致力于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开启了新兴大国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全面合作,双方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在热情似火的非洲大地,中非合作续新篇。中国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方重信守诺,大幅增加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对非洲免关税举措全部完成,免债工作基本落实;中非发展基金顺利启动;中方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正式开工,在有关非洲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工作积极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高级农业技术专家陆续赴非洲工作;援建工程进展顺利。截至4月底,中国已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员达11000多人次。
在太平洋东岸,拉美国家同样感受着合作的温暖。中拉签署了百项合作协议,自贸区战略稳步推进,金融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委内瑞拉联合融资基金从60亿美元扩大至120亿美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向巴西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贷款的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人民币/380亿阿根廷比索的本币互换协议。中拉发掘经贸互补性,扩大能源、金融合作的成功尝试,显示了中方的诚意,赢得了拉美国家的好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薛磊说,中国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与发达国家、新兴大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协调立场和诉求,可以说,中国外交已进入全面发展、综合推进的时代。
公共外交
以人为本 为民服务
站在墨西哥城本尼托华雷斯国际机场候机厅,29岁的南京姑娘冉向书在即将搭乘中国政府安排的南航包机,与其他同胞离开已暴发甲型H1N1流感的墨西哥时感慨地说:“我觉得祖国就在身边!”
6月1日,获悉法航AF447航班失踪消息后,外交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指示驻法国、巴西使领馆迅速核查飞机上中国公民情况,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值班电话24小时开通,密切跟踪搜救进展,协助罹难者家属及有关方面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中国商船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遭劫、中国在美旅游团车祸、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针对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暴力袭击事件、华为公司员工在土耳其被扣、新星号货轮在俄罗斯被击沉、中国渔民被抓扣、中国公民海外劳务纠纷……每一起领事保护事件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每一个公民的合法利益都得到了悉心周到的保护。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外交为民”已化为外交工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截至5月底,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已在外交部官方网站发布出国提醒100多条。
外交部更加重视公共外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们对外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百余名大学生走进外交部,与外交部领导和优秀青年代表面对面交流,扮演记者,亲身感受“模拟记者会”,并参观接待过上千位国家元首和举办过六方会谈等重大外交活动的钓鱼台国宾馆。在亲切热情的互动中,公众亲身感受到中国外交的理念和发展变化,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自信油然而生。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外交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近,“外交为民”的理念已经深入中国外交骨髓。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人民永远是中国外交的牢固基石和坚强后盾。
展望未来,国际形势将经历更加深刻复杂的新调整、新变化。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中国外交将踏上新的征程,自信成熟地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