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来华的美国特使(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与美共舞”的时光里,美国特使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没能改写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结局;而在共产党政策深得人心的状况下,美国最终也没
图2:马歇尔(左)来华后,与魏德迈在怡园门口交谈(照片来自两江论坛)
1946年3月,马歇尔回国述职。国共在东北大打出手,东北的局势日趋紧张。4月,马歇尔再次返华,开始第二阶段的调停。这一阶段美国对华表现出双重政策:主要是援蒋内战,次要是促蒋和谈。美国一面进行调处,一面加大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对此,苏联报纸深刻揭露了美国阴暗政策:“美国调处者们的行动原则是:左手不知道右手做的事。他们用左手‘调处’;用右手武装国民党军队。”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地区人民解放军,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使得马歇尔的调停进入死胡同。
为了扭转调停失败的局面,马歇尔开始了第三阶段的努力。他提名“中国通”司徒雷登为美驻华大使,以缓和局面。但蒋介石一面大举发动进攻解放区,一面在国统区实行白色恐怖,暗杀民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在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国民党一手关闭了国共和谈之门。马歇尔最终调停失败,于1947年1月回国。
在这段“与美共舞”的时光里,美国特使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没能改写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结局;而在共产党政策深得人心的状况下,美国最终也没能留住他的政治舞伴。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