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60年不变的主张: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2)

辛亥革命网 2010-06-30 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诗佳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一边倒”到“建设和谐世界”,中国不断调整外交战略,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巨变中,中国外交始终坚定奉行这样的信念:独立自主,和
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中国成功度过国际体系转型冲击的危机,巩固了国家稳定和安全,赢得了发展机遇。
 
“在我担任外长10年期间,中国外交所经历的最艰难的时期,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钱其琛在其回忆录《外交十记》中感慨地写道。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在继续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同时,中国更积极地在多边舞台广交“新朋友”,不仅融入国际社会,而且在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在90年代,中国沉着应对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形势,提出以合作为基础的新思维应对过时的冷战思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洁勉说。
 
亚太经合作组织、“上海5国”、亚欧会议、“入关”、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个个新鲜词汇不断跃入中国百姓的视野。在多边舞台上,中国以活跃的姿态展现自己的开放与合作。
 
香港和澳门的先后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力挽狂澜的表现,更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则不立。”世纪之交,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崭新形象迈向新千年。
 
互动和促和——提出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
 
“老师们犯了大错。”到访亚洲的任何人都会意识到,西方在金融和经济方面已经名声扫地,而中国正声名鹊起。——《金融时报》这样评价中国一年来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
 
新世纪一开始,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一幅更多中国元素、更广合作维度、更深互动与融合的壮丽图景开始浮现,中国逐步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中美关系从“竞争者”到“利益攸关方”,中日从“破冰”、“融冰”、“迎春”、到“暖春”,中欧关系“处在历史上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最长陆地边界—中俄边界走向全部确定。
 
中国这个世界上邻国最多的东方大国真正实现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已经与其14个邻邦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已有90%以上得到划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将全面建成。
 
中国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对非8项承诺正在落实。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中国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务实合作不断推进。
 
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融入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化解危机,派出了中东、苏丹、朝鲜半岛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特使,设置边界与海洋事务司、领事保护中心,直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经济外交、公共外交、民间交往等领域外交的内涵不断延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说:“中国外交已经由小外交走向大外交,由小合作走向大合作,由小舞台走向大舞台。”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尝试着在国际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提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背景的理念、观念和发展模式。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杨洁勉说:“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阐明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为国际规范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回首60年来,与中国的建交国从18个发展到171个。中国共参加了130个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1.27万多人次。
 
“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外交决策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民意,把握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坚持长远的国家利益,使中国总能抓住时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外交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周启朋说。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而中国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中国领导人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未雨绸缪,为未来的中国形象勾画出蓝图——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