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烈士陵园植树随笔(2)
辛亥革命网 2015-03-17 09:1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三是杀灭细菌。空气中散布着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影响人体健康。许多植物的芽、叶、花粉分泌物能杀灭细菌、真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这些植物分泌物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称为杀菌素。如,夹竹桃、黑核桃、大叶桉、悬铃木、茉莉花、地榆、稠李、景天等植物能杀灭结核菌,因此在树林中建疗养院有利于治疗肺结核等传染病。经专家研究测定,条件好的绿地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比裸露地和植物稀少地面明显降低,茂密森林中空气细菌含量最低,而闹市区较之高出40倍以上。植物的类别不同,其杀菌能力也有所不同,松、柏、丁香等树种杀菌能力较强。
四是保持水土。植物具有固土保水的功能,良好的植被能有效地减缓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发达的植物根系能拉扯住松散的土壤,从物理结构上保育土壤,防治土壤流失。良好的植被像海绵一样吸纳大量水分,储存降水,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维持水分有效循环,水多可储存,水少可释放,称为“绿色水库”。据测算,林区比无林区每hm2可多蓄水量300m3,密闭和多层结构的森林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量的90%,多林流域可以将侵蚀模数降到1000t/km2以下的安全水平。
五是调节气候。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因子,除太阳辐射和气温外,还包括小地形、植被和水面等。植被对对地表的温度、湿度影响明显。人类大部分活动集中在离地3m的低层空间范围内,对这一层小气候条件加以改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而植物可减少太阳辐射。一般来说,舒适的气温为18℃~24℃,相对湿度为25~35﹪。炎夏人们在树荫下感到清凉、舒适,是因为太阳辐射热大部分被树林吸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消耗大量的太阳热能,使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实验资料证明,夏季城市气温27℃时,绿地气温为22℃~24℃,比裸露地面低6℃~10℃。
六是降低噪音。城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等造成环境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还引发人体多种不适甚至疾病。城市绿地可有效减弱噪声的干扰,因植物对噪声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噪声波被植物叶面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后使噪声强度减弱;同时,噪声波引起叶面微振而使其能量消耗。因此,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地及林带结构,设置防噪林,对减噪起相当大的作用。
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反映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与栖息地的绿化和管护有密切关系。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建立绿色网络系统,增加绿地量并将绿地联系起来形成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殖的场所,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功能。如,近年来巢湖的银鱼、白虾、螃蟹产销两旺;夏阁镇发展林下经济,在山地驯养孔雀,由200只发展到近2000只;湖滨可见鸟飞蝶舞、鱼虾嬉游景象……说明巢湖当前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之中。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盘点世界各国的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城市绿化方面,成效显著。如,法国巴黎尽一切可能增加城市绿地、花园,以每年100hm2的速度增加,效果很好,如今巴黎的蓝天白云令人欣羡不止;英国在上世纪50年代经历一场雾霾灾难后,将环保列为国策,大力整治环境,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而今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m2,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到城市的3倍,如今伦敦摘掉了“雾都”帽子,成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德国40多年前的鲁尔工业区内莱茵河泛着恶臭,经过多年持续治理,而今莱茵河流域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日本多方整治污染,人多地少的岛国取得堪称奇迹的成效,城市绿化成为主要手段,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楼顶绿化,甚至规定每买一辆车就要种一棵树。
我国近几年城市绿化也取得一些成效。如,陕西省西安市,2014年4月出现18个蓝天,2013年4月为16个蓝天,2012年4月为24个蓝天,空气清新,这在北方大城市实不多见⑵。究其原因,得益于城市绿化效果和秦岭森林植被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郁郁葱葱的城市绿地,广袤茂密的秦岭森林植被,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防治雾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巢湖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大力加强绿地建设,应在规划、实施、建设、管护、法治等方面全面发力。
一要加强绿地规划。本着依法绿化、生态优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城市绿地总体符合综合性、生态性、景观性、地域性、时代性、游憩性、防护性等要求和需求。借助皖江经济带发展良机,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的城市建设,打造多个起品牌效应的环湖生态景观园区。
二要抓好实施建设。局部具体设计,分别实施,精细施工。如,公园、花园、陵园等应体现实用性、生态性、经济性,满足以下功能要求:1.园以景胜;2.突出主题;3.方便游览。居住区绿地应重视其整体性、系统性、实用性的要求。在植物布局选择时,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针阔叶结合、花草树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以地带适宜性植物为主,优选抗性强、吸毒消尘性能好的品种,兼顾观赏、遮荫、果实的实际需求,便乔、灌、草、花、果、竹类、藤类和水生植物都能合理布局。此外,还应倡导城市立体绿化,适当进行屋顶、墙面绿化。
三要强化绿地管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适时浇水、剪枝修形、补植移栽、防病虫害等,使城市绿地长期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状态。与此同时,必须加强绿地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倡导植树造林,爱绿护绿,对损坏林木行为依法查处,形成人人参与绿化、美化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笔者坚信,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巢湖的市域生态环境必然持续好转。春临大地,绿美巢湖,未来巢湖将会成为皖江地带最绿最美的一颗灿烂明珠。
参考文献:
⑴⑵ 刘平贵,山青水碧天蓝 再现盛世长安,西安市地方志,2014.5。
作者:刘平贵﹙1945—﹚,男,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现为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