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人物杨西岩后人首回家乡新会寻根
辛亥革命网 2015-04-22 08:53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冯瑶君 查看:
4月14日,五邑辛亥革命人物杨西岩的后人首次回到新会寻根。
“这两天找到了一些故乡的感觉,很亲切。”4月14日,五邑辛亥革命人物杨西岩的后人首次回到家乡新会,走进杨西岩的祖屋拜祭时说。
杨西岩是新会崖门人,曾出任清廷驻美公使馆参赞、檀香山领事馆首任正领事等职,辛亥革命时期,他倾家纾难,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报曾于辛亥革命100周年时推出“五邑华侨与辛亥革命”系列报道,对杨西岩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见2011年5月23日A10版),杨西岩的后人从网上看到报道后,根据报道提供的线索,首次回到新会寻根。
根据本报报道找寻先辈足迹
源汝泰和源汝平是杨西岩的外孙,他们带着子女及太太一行共5人,分别从新加坡和加拿大回到家乡。除源汝泰是第二次回乡,其余人则是首次踏足故土。源汝泰和源汝平会说广东话,其他人则用英语交流。
据介绍,1929年5月,杨西岩因病去世,终年61岁。其有四位夫人,子女众多,生活在不同国家,源汝泰和源汝平的妈妈是杨西岩众多子女中的一位。
“我们是在香港出生的,那时外公已去世多年,因隔着一代,我们几乎从未听妈妈说过外公的事迹。只知道自己是出自新会,但外公在新会留下了哪些足迹,都是看到《江门日报》的报道后才知道的,此次寻根希望能了解更多。”源汝泰告诉记者。
源汝平认为,带着子女回到故乡,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女认识自己的家乡,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我太太是加拿大人,儿子和侄子是混血儿,不会说广东话,因此专门带他们回来看看自己的故乡。”源汝平说。
看完故居再跳广场舞
据源汝泰介绍,他是在网上搜索《江门日报》有关杨西岩的报道后,才萌生回乡看看的念头,“报纸上说,新会会城中心路有杨西岩捐建过的一间别墅,崖门还有祖屋,我都想去看看。”他表示。
源汝平和源汝泰此次回乡,受到崖门镇方面以及热心乡亲的接待。在乡亲以及记者的带领下,两人先后看了杨西岩在新会捐建的一些建筑,并回到崖门镇洞北村杨西岩的祖屋祭拜。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一天的走访期间,源汝平的儿子源而龙以及他的侄子源而毛,除了对旧式建筑感兴趣之外,还对新会的广场舞充满了兴致,所到之处,看到有人跳舞,源而龙和源而毛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扭起腰有板有眼地跳起来。
在葵湖广场,源而龙、源而毛和一群大姐跳完广场舞后仍意犹未尽,继续聚餐开PARTY,成为了朋友。而在中心南路一处空地上,看到一群老人跳起民族舞蹈,源而龙和源而毛也即兴跟着学起来,惹得路人纷纷围观拍照。
杨西岩是新会崖门人,曾出任清廷驻美公使馆参赞、檀香山领事馆首任正领事等职,辛亥革命时期,他倾家纾难,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报曾于辛亥革命100周年时推出“五邑华侨与辛亥革命”系列报道,对杨西岩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见2011年5月23日A10版),杨西岩的后人从网上看到报道后,根据报道提供的线索,首次回到新会寻根。
根据本报报道找寻先辈足迹
源汝泰和源汝平是杨西岩的外孙,他们带着子女及太太一行共5人,分别从新加坡和加拿大回到家乡。除源汝泰是第二次回乡,其余人则是首次踏足故土。源汝泰和源汝平会说广东话,其他人则用英语交流。
据介绍,1929年5月,杨西岩因病去世,终年61岁。其有四位夫人,子女众多,生活在不同国家,源汝泰和源汝平的妈妈是杨西岩众多子女中的一位。
“我们是在香港出生的,那时外公已去世多年,因隔着一代,我们几乎从未听妈妈说过外公的事迹。只知道自己是出自新会,但外公在新会留下了哪些足迹,都是看到《江门日报》的报道后才知道的,此次寻根希望能了解更多。”源汝泰告诉记者。
源汝平认为,带着子女回到故乡,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女认识自己的家乡,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我太太是加拿大人,儿子和侄子是混血儿,不会说广东话,因此专门带他们回来看看自己的故乡。”源汝平说。
看完故居再跳广场舞
据源汝泰介绍,他是在网上搜索《江门日报》有关杨西岩的报道后,才萌生回乡看看的念头,“报纸上说,新会会城中心路有杨西岩捐建过的一间别墅,崖门还有祖屋,我都想去看看。”他表示。
源汝平和源汝泰此次回乡,受到崖门镇方面以及热心乡亲的接待。在乡亲以及记者的带领下,两人先后看了杨西岩在新会捐建的一些建筑,并回到崖门镇洞北村杨西岩的祖屋祭拜。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一天的走访期间,源汝平的儿子源而龙以及他的侄子源而毛,除了对旧式建筑感兴趣之外,还对新会的广场舞充满了兴致,所到之处,看到有人跳舞,源而龙和源而毛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扭起腰有板有眼地跳起来。
在葵湖广场,源而龙、源而毛和一群大姐跳完广场舞后仍意犹未尽,继续聚餐开PARTY,成为了朋友。而在中心南路一处空地上,看到一群老人跳起民族舞蹈,源而龙和源而毛也即兴跟着学起来,惹得路人纷纷围观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