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刘氏双烈墓散记

辛亥革命网 2015-05-07 09:1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2015年3月,巢湖市人民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在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刘氏双烈墓,这一举措牵动着数百颗双烈后裔亲属和刘氏族人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颗巢湖人的心。

民政春风拂巢湖 慰烈工程送暖流

——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刘氏双烈墓散记

  2015年的春天来得早,巢湖的山山水水散发着浓厚的春天气息,3月的南山烈士陵园草木茂盛,郁郁葱葱,随风飘送阵阵芳香,邻近的巢湖碧波荡漾,蓝天白云下百鸟飞翔……在这个明媚的春天,巢湖市人民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南山烈士陵园重建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墓。双烈墓原址在东炮营村,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建高炉时被毁,烈士忠骨无存。当时,人们敢怒而不敢言,怕被扣上反对“大跃进”的帽子。而今,时过境迁,沧桑变换,民政春风拂巢湖,慰烈工程送暖流,政府决定重建双烈墓,这一举措牵动着数百颗双烈后裔亲属和刘氏族人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颗巢湖人的心。此前,巢湖日报、安徽商报、安徽文化网、辛亥革命网、光明网等媒体发表了许多有关刘氏双烈的纪念文章和诗词,表达了人们缅怀先烈的深情。

  3月8日,巢湖市民政局通知南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重建辛亥巢湖刘氏双烈墓,陵园管理处赵主任陪同双烈后裔刘平贵在陵园最高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东侧烈士墓区选定了墓地。随后,陵园施工队开始施工。施工放线时,两侧各剩余1米多宽空闲地无法利用,施工人员建议将护栏适当外移,他们说:“刘氏一门出双烈,这点地都给兄弟俩吧”。因此,刘氏双烈墓面积显得较大。

  3月11日,刘平贵带领后裔及亲属七人在墓地植松柏数十株、黄花一丛,寄托哀思,以此弥补墓室无忠骨的缺憾,象征着烈士革命精神永存、英雄浩气长在。并作《双烈墓感怀》诗一首:松柏黄花悼英灵,乡土芬芳慰忠魂。莫道墓内无忠骨,浩气长存化彩虹。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碧血丹心昭日月,革命精神铸国魂。

  施工期间风雨天气多,为了让来自各地的双烈后裔及亲属在清明节如期祭祖,赵师傅带领工匠们顶风冒雨干活,一砖一石精心砌筑,刻碑的汤师傅使出看家本领,碑文字体苍劲有力。于28日全部完工,验收时,陵园领导和后裔代表都很满意。从整体上来看,双烈墓显得庄重、大方、美观,在场观看的游客们也赞叹不己,有人说;“南山烈士陵园又增添新景”。验收之后,巢湖市民政局长吴忠来、副局长刘广安、优抚科长叶宗凡、陵园管理处主任赵新亚等人察看工程质量,表扬工程质量好、双烈墓外观美、主题突出。

  4月3日,由巢湖市民政局主持在南山烈士陵园举行“巢湖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仪式及悼念活动”,中共巢湖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合肥市企业关工委、巢湖市关工委和有关单位代表敬献花篮,到场人员敬献鲜花。上午10时,主持人、市民政局优抚科长叶宗凡致欢迎词并介绍来宾,来宾有:中共巢湖市委原书记、市政府原市长孟家安、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主任、原地区关工委主任、党校常务副校长蓝墨煦,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顾问、原地区工商局长罗序安,巢湖市关工委主任盛雨农,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副主任、原地区关工委秘书长、劳动局副局长刘作根,合肥市巢湖企业关工委副秘书长刘斌,巢湖水文局长王耀武,巢湖市政协科教文卫委主任、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邹建,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总编辑昂朝贵,资深史志专家袁传华与夫人赵雪芹,资深记者袁光辉,巢湖日报社编辑室主任王威,巢湖电视台编辑室主任孟晓波,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赵新亚,东炮营刘氏族人代表刘后义,西炮营刘氏族人代表刘前辉、刘前江,特邀后裔代表、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盈通投资集团总裁隆欣霖与爱人严明先生,特邀后裔亲属张竹兰,双烈后裔张崇岫、刘前德、刘淑瑶、刘淑琼、刘海英、刘平贵、刘前美、刘文霞、刘刚、刘枫、贾梅新、贾梅春、贾梅香、王新建、王新友、王玲、司晓龙、司小平、贾燕姣、谭晓存,后裔亲属李玉生、郭道年、谭书江、戴兆莲、戴兆标、 李军、李明等,总计60多人。

  10时10分,当主持人宣市由孟家安、蓝墨煦、罗序安、刘作根四位领导为重建落成的双烈墓揭幕,金色的“辛亥革命先烈刘之良、刘之堂之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人群响起了掌声;在人群行过三鞠躬礼后,巢湖市关工委主任盛雨农发表讲话,他回顾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意义,赞颂刘氏双烈在辛亥革命以及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二次革命中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和精神,他说:“刘氏兄弟国难当头为救国而英勇献身,一门出双烈,不仅是刘氏家族的光荣,也是巢湖人民的光荣”。他强调指出:“重建双烈墓,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崇敬先贤的优良传统,表明了家乡父老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为青少年增添了一处祭奠先烈,激发爱国热情的场所。我们要积极挖掘巢湖的人物、故事等历史资源,弘扬正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风气和环境”。接着,巢湖市政协科教文卫委主任、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邹建介绍刘氏双烈生平事迹,当讲到双烈惨遭酷刑,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情节时,后裔中有人发出哭声,令在场人群为之动容。接下来,后裔代表分别作答词、谢词。刘平贵在答词中说:“市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在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双烈墓,双烈英灵长眠于风景优美的南山宝地,表明了政府和人民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安徽省民政厅和巢湖市民政局在慰烈工程中尊重历史和史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辛勤工作的态度,帮助我圆了梦,双烈忠魂有了归宿,烈士后代感到万分欣慰。春风化雨,润物有情,我永远铭记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大德大恩,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刘前德在答词中说:“市政府在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双烈墓,作为双烈后人,精神上得到抚慰,心中涌起暖流,深感慰烈工确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教育好子孙后代,继承先烈遗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隆欣霖在谢词中说:“百年前,我的曾祖刘之良、刘之堂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称‘刘氏一门双烈’。儿时,慈母经常讲双烈故事,用祖辈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教育后代,我为有这样的英雄祖辈而感到自豪,后来听说双烈墓被毁,感到痛心……巢湖市人民政府启动慰烈工程,在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双烈墓,双烈英灵有了安息之地,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崇敬先贤的优良传统,表明了家乡父老乡亲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今天风和日丽,而昨天、前天都是大雨滂沱,真是上苍有情、天公作美,此时此刻,作为烈士后代,我心情万分激动,特作墓前感怀诗表达感恩的情怀:松柏黄花悼忠魂,乡土芬芳倍思亲。儿时慈母讲家史,忠义传家留遗训。盛世中华祭双烈,立碑建墓彰国恩。碧血丹心垂青史,浩气长存照后人。双烈忠魂长眠于如诗如画的南山烈士陵园,我永远铭记人民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大德大恩。巢湖是双烈的家乡,也是我的故乡,山青、水秀、民乐,百业兴旺,巢湖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永远忘不了可爱的故乡。我们后裔一定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政府的关怀和父老乡亲的厚爱”。

  仪式和活动结束后,遵照关工委的关排,刘平贵在母校巢湖二中向学生作刘氏双烈事迹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辛亥刘氏双烈的事迹;刘之良妻“血衣击敌”,其子刘天麟先雪国耻后报家仇,其孙刘平贵圆了童年梦;刘之堂女儿刘天娇和她的儿子张崇岫;双烈后裔刘天宠和刘天麒;双烈后裔刘淑如和她的革命家庭;忠义传家,芳华永继。

  报告结尾时,刘平贵动情地说:“同学们,巢湖二中是我的母校,1958-1961年我作为贫家子弟在这里学习了三年,得到校领导和恩师的关爱,可以说没有母校的关爱,就没有后来的人生。教育是希望事业、是阳光产业、是人才工程。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属于你们,世界属于你们。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希望你们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祝愿你们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报告结束后,学生们反映强烈,其中三位学生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报告题材好,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民政春风拂巢湖,慰烈工程送暖流。南山烈士陵园重建双烈墓,犹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在巢湖这方热土激发出一系列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有关单位纷纷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报纸、电视等媒体跟踪报道,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如,巢湖日报3月13日及时报道《刘氏双烈墓迁入南山烈士陵园》消息,并配发《烈士后裔在南山烈士陵园植树》图片;4月7日及时报道《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揭幕》;3月24日发表史志专家袁传华撰写的《七旬老人著书记录“皖江辛亥风云录”》文章,并配发图片。巢湖电视台4月13日19时35分播出《刘氏双烈墓重建落成揭幕》和《辛亥双烈士事迹报告会》新闻,于22时10分和次日12时45分重播。辛亥革命网于4月15日、17日、20日报道《辛亥后裔刘平贵在巢湖二中作刘氏双烈事迹报告会》、《百年风云强国梦 革命精神铸国魂》、《隆欣霖在刘氏双烈墓祭奠活动上致谢词》和《巢湖刘氏双烈先祖家世考证与思索》等消息和文章。光明网、族谱网、安徽文化网、巢湖论坛网、合肥市关工委网站纷纷转载。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自开”。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促进祖国繁荣富强、倡导社会文明健康、培育人民勤劳勇敢的正能量。随着正能量的不断聚集和发扬光大,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注:刘平贵,安徽巢湖人,辛亥后裔、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现为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副会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