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珍藏井勿幕遗墨随想(5)
辛亥革命网 2010-12-09 00:00 来源:高又明先生纪念网 作者:高启纶 查看:
六
关于井勿幕所书遗墨的时代背景简述如下:我和胞弟启宏拜访孙志亮教授时,他给我们讲,渭北革命党人在民元前出了大力,渭北是陕西革命的策源地,做了许多工作。陕西仓促反正,就连井勿幕这样的人物亦没有安排重职,而且袁世凯取得大总统一职后,这批革命党人,解甲归田,被迫离开陕西,流亡海外。井一度赴上海随章太炎研习古文。以后像你父亲这些民党人士,从史料文字记载上就少见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失败了。这正是绝句中所言,楼宇为鄰己八周,可怜胡越竟同舟,啣泥费尽营巢力,华屋谁知付拙鸠!
毕竟皇帝被推翻了,建立了民国,人们感到了摆脱皇权的喜悦。孙教授竟出此语,令人一振。这正是做为一个农耕国的国情,人们对民主究竟带来什么,知之甚茫?!人们的骨子里还是当官要为民做主的政治要求。这种反思,自然是有深刻的道理。袁世凯要称帝,自然超越了革命党人的底线,二次革命爆发,父亲和民党人士积极活动,事败后井勿幕避居日本。1915年袁氏称帝,井在上海与李根源、康宝忠、密谋反袁。袁氏称帝闹剧很快结束,说明辛亥革命后,谁要想在中国当皇帝是不可能如愿的,这不正是辛亥革命的划时代胜利吗?在井勿幕和革命党人的力促下,1916年7月李根源出任陕西省省长,以牵制北洋政府督军陈树藩的权力,1917年3月,在李的力请下,井任关中道尹,同年5月李根源受陈攻击,武力夺印,被迫辞职,忿然离陕。到了8月底井勿幕亦被去职,被陈软禁于西安(1917年8月-1918年11月)。井的遗墨是在遭到陈氏软禁期间10月份所书。晓湖究其何人,未详。
七
1918年底,井勿幕被害兴平县西南15里的南仁堡李栋材营防地。李见井中弹倒地,立即割下井的首级,带到西安向陈树藩表忠心(李是井的乡党,陈之部下,诈降于靖国军,密章上陈氏,必欲以民党要人之首,表明其心)。泾阳田玉洁使人负尸以归,树藩函玉洁索尸,而玉洁坚向树藩索井之元,使人往返。陈树藩知不可强,乃与玉洁书:我所以欲勿幕遗体回省殮葬者,以勿幕曾任关中道尹职,可向政府(指北洋政府)请恤典也。若辈乃贼耳,又欲污勿幕为贼,酋不明顺逆,诚不可理喻矣!遂派副官田春耕送勿幕首至泾阳(春耕者,字笠云,辛亥首义时井勿幕老部属),合尸草葬于蒲城东门外。靖国军于总司令上其事于广东大元帅府,赠以陆军中将军衔。1934年国民政府明令褒卹,中常会议议决:生平事实宣付党史委员会立传。1943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軍衔(见遗墨收藏题跋)。井勿幕遇害27年后,陕西省党部请于中央,卜地公葬于西安南郊少陵原。那时蒲城至西安不通火车,由富平的学生组成护灵队,护送先生灵柩乘火车转至西安。关于井公遇害一案,在公葬时华孝康印刊《井案纪实》一册散发,并诉诸法庭请求为井公昭雪,他在法庭陈述时出示各方证据,慷慨陈词追究幕后主犯,终因超出时限为由不予支持而结案。
父亲的墓地在距井公墓约八里的北李王村村外。生前他曾经给母亲流露,身后葬在南郊和老朋友在一起。父亲临终的那天,上午很清醒,请来張德枢、王善初等老友重讬家小诸事。弥留之际我从学校被召回一直在侧,那幅生离死别的情景毕生都不会忘记。墓地是郭叔蕃选的,又经张德枢和我母亲等去看过确定。坟墓的墓室是砖混结构,留有一室是给大妈王贵珍准备的。地下埋圹石,圹石勒文述其生平,墓前有子女泣立墓碑,这是1951年10月18日的事情。大哥高启绩是学土木建筑结构的,由他督监工程。有一回,我们去祭奠先父,罗世杰指着围绕墓旁的十棵柏树苗说,等到柏树成材的时候,你们也就长大成人了。……1974年春天,我骑自行车到北里王拜祭父亲。经过公社化、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平坟、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正在来回地寻觅。一位老农在我身后的土坎坎上蹲着,手拿旱烟锅,头载草帽,向我喊话:“城里娃,你在这儿找什么?”“我找俺爸的坟墓,1951年埋的,我姓高”,“向那边走,向那儿走”,老农用手指着说。我顺着他指引的方位移步。顿时,眼下出现一个大圆圈,园圈里的麦苗儿长的比周围的麦苗儿茂盛,颜色显然深绿。“就在那儿,就在那儿给老人烧纸、磕头”,我嘴里念叨着“民生来看你来了,孩儿就要结婚了,伯你安息吧!”慰告父亲后,返回的路上,路边一树桃花盛开得就像火一样红。这一年终于结束“大麦没熟,小麦熟了”(指排行大的因种种原故躭误婚配,小的陆续成家),出身不好难讨老婆一段老大难的困惑生活。往后,怀念父亲时,母亲、弟弟和我就到快下长安韦曲的坡顶,坐在田野,聊聊往事,烧些纸钱。2006年清明节即到的时候,我讬北里王骨科聂大夫,询问先父墓的情况。同行很快就回复:村里有老人知道,墓碑仍在一家村民家里保存。4月8日我和高启宏前往,由小陈和知情人张天龙帮我们找回墓碑,领我们到原墓的所在地,就在直直对着大雁塔雁塔南路的终端。(有录像)
同一天,由启宏驾车一起去不远的井公墓。路上我回忆文革以后修复井公墓的文章,文章刊登在《西安日报》。文章叙,在文革期间墓碑被毁,尸骨被抛,有一位老农捡回一块遗骨保存,修复时埋入墓穴。到了先生墓前,供台上留有鲜花,知道已有人来过。墓碑“井勿幕先生之墓,1981年立”。墓周是一片正在盛开着地菜花地。向前行走不远,下坡即是“清凉寺”寺院和“沈老太太之墓”墓园。适逢村民惠群利经过,他给我们讲,小的时候和小孩经常下去到墓室里玩耍,原有四方石板封门,棺木红色,四壁刷白,有20平方米。井先生公葬后民间流传说,葬的是一个国民党高官,头是用金子做的。墓被盗过,没有发现什么陪葬物。到了1960年后,三年困难时期,先生的棺木和套棺被盗,做為两个棺木被卖。
晚上,打开电视,正播放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节目,这位哲人讲: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对于中国近代史没有触动情感的人,他将是一个麻木地中国人。启发我们要学习近代史,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振兴中华。
(2007.10脱稿)
①高考政审表原文:该生家庭反动,坚持反动立场,不予录取。署名郭鑫(原西安高中五八丁班班主任,政治教师)。因政治环境原因,该届学生无毕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