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孙女谈往事:“无我”“笃实”一直是家训
辛亥革命网 2011-03-31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肖婷 查看:
民国人物·黄兴
原名黄轸,后改名为黄兴,字克强,湖南长沙人。
黄兴早年照片。黄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
生于1874年,早年留学日本,与孙中山结识。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他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并称“孙黄”。1911年春在香港成立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任部长。4月27日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16年10月31日在上海去世,后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一部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领导人黄兴是无法绕开的话题。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逝于上海,举国震哀。在众多的挽联中,以章太炎先生“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最为公允。
黄兴与长子黄一鸥共同参加、领导革命的故事已传为一段历史佳话。黄兴的二儿子黄一中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过革命,但仍受“无我”、“笃实”的家训影响,为人正直。由于黄兴去世较早,加之后来特殊的历史原因,黄一中的女儿黄健舲对于祖辈的往事所知不多,但是,她仍然能够感受到来自祖父黄兴的一些影响。
黄健舲口述
我的父亲黄一中是黄兴的二儿子,出生在长沙。父亲本性不是善谈之人。秉承“无我”、“笃实”一直是祖父黄兴留下的家训,家人因此都是比较低调的。尽管对于黄兴的事情我们从小知道得不多,但每年10月31日黄兴的忌日,父亲都会买好菊花和贡品,放到祖父的像前,让我们姐弟们鞠躬。
父亲一生恪守家训
黄兴书法作品
祖父黄兴参加、领导革命以后,清政府下令逮捕黄兴和他的家人,黄兴只能举家逃亡到了日本。我父亲的中学、大学都是在日本念的,曾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那时黄兴因需要重回国内继续革命,所以将我父亲托给了他的日本好友宫崎滔天照顾。也是这个缘故,父亲和家人接触不太多。父亲回国后,先后在国民政府外交部、财政部、内政部和上海中央银行任职。抗日战争期间,我们一家人随着国民政府迁都到了重庆。在这段时间里,父亲和他的兄妹之间还经常联系,关系也比较近。
抗战胜利以后,父亲和他的兄妹们又各自分散在全国了。我父亲先是回到南京,后来便脱离了国民党。由于叔父黄乃的介绍,我父亲曾到培养共产党干部的华北革命大学学习过一年,之后被派到华东地区工作,任职于上海中央银行。我的姑母黄振华当时是国民党立法委员之一,解放前夕她曾劝我父亲一起迁往台湾,但由于家里子女比较多,拖累较重,最终父亲选择了留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