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申芗与诗人独清二三事

辛亥革命网 2011-05-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诗人独清,姓王,自号野老,黄申芗在诗中称他是“长安旧才子,当代新诗人”(《答独清》),他和黄申芗之间常有诗作唱和,彼此坦露心声
 

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摄于日本(自左至右)

  诗人独清,姓王,自号野老,生于1895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常以青侯和秦佬等笔名,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文章。黄申芗在诗中称他是“长安旧才子,当代新诗人”(《答独清》),他是陕西长安人(也有人说他是陕西蒲城人),出身望族,幼年得旧学教育,九岁能写旧体诗。后留学日本,结识了郭沫若、郁达夫等人。1919年回上海,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留学法国,研究艺术、哲学,通晓日、英、法、德等国文字。1926年回国后,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等职。他曾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组织过创造社,是创造社早期主要成员,曾任《创造月刊》理事、主编。著有诗集《圣母像前》、《死前》、《独清诗选》;小说《雨》、《暗云》等;论著《独清文艺论集》、《中国文学运动史》。以诗见长,技巧上受印象派影响,内容上则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蕴藏着颓废哀伤气氛。如《我从Cafe中出来》:

  我从Cafe中出来,

  身上添了

  中酒的

  疲乏,

  我不知道

  向哪一处走去,才是我底

  暂时的住家……

  啊,冷静的街衢,

  黄昏,细雨!

  我从Cafe中出来,

  在带着醉

  无言地

  独走,

  我底心内

  感着一种,要失了故园的

  浪人底哀愁……

  啊,冷静的街衢,

  黄昏,细雨!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落寞、伤感的情绪,但诗人不仅是为自己的命运黯然自伤,更是为日寇横行华夏而悲伤哀痛,他内心深藏着炽烈的爱国之情。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能和黄申芗走到一起,而成为莫逆的原因。他们之间常有诗作唱和,彼此坦露心声和互诉倾慕、慰藉之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