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上海起义中的一门三杰(3)
辛亥革命网 2011-05-05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周佳瑶 肖婷 查看:
抗战胜利以后,父亲发起组织辛亥革命同志会,自筹资金,并建立经世中学任校董,其他参与创办的小学、中学都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那时父亲倡导实业救国,自己也在开洋行,做进出口生意。其实洋行也是革命联络地点。后来,父亲将钱汇至国外购买檀香时,恰逢国内解放,国内与国外中断了联系,一大笔资金就在印度损失了。
解放后国内外进出口一度被封锁,而共产党需要进口大卡车,章太炎的儿子章导便前来请父亲帮忙。父亲同意以洋行的名义帮忙订购,具体事务由章导与他亲戚自己操作,据说当时钱是以大麻包抬进洋行的。但不知道章导是不是被骗了,国家拨给的这笔钱在香港被盗走了,章导也在广州被捕,父亲的洋行立即被封,仓库里的所有东西都被拿去抵债,父亲也被拘捕了两个月。后来,此事被查清,父亲被释放,但洋行也自此关门了。这是在1955年左右,家境就此没落。
同为民国元老的王葆真曾建议父亲和姑母周凤霞出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当时做文史馆馆员的话,每月有八十块收入,我父亲却因惯于奉献,不好意思接受国家俸禄,便回答说“经济尚好”拒绝了出任。父亲一生正直,有骨气。“文化大革命”期间,派出所的人经常到家里来,说我父亲是帮助国民党的反革命,要我父亲承认错误。父亲一脸坚决地说:“我推翻清王朝,没错。”我对这一幕至今印象非常深刻。
周凤霞(1893-1975)须知巾帼有奇才
姑母周凤霞跟随父亲投身革命时年仅16岁。姑母组织了“女子参政急进会”,自任会长,会章由关外总指挥凌大同执笔,并有女子参政歌三首。那时姑母还为黄兴做联络工作,并深得黄兴夫人关爱,她还在黄兴家见到了孙中山,当时姑母就把“女子参政急进会”会章给孙中山看了,孙中山对她说:女子参政是无疑的、现实的、永久的,主张把急进二字去掉,并修正了会章部分内容。
姑母被世人赞赏为巾帼英雄,但她的婚姻却不如意。凌大同曾对姑母很有好感,但姑母认为革命没有成功,不想谈及儿女私情。不料后来凌大同被黎元洪杀害,姑母非常伤心后悔,觉得至少应当给凌大同一个应允的承诺,也好让对方心中安慰。姑母后来的婚姻也不理想,被婆婆认为不符合传统女性规范,和丈夫被迫分开了。此后姑母再没有结婚,在徐家汇开了一个南货店。姑母没有亲生子女,我从小就被过继给了姑母,姑母对我一直很疼爱。
周斌(1895-1985)名震一时的“少年总司令”
叔叔周斌在家里排行老幺,在看到哥哥姐姐参加革命后,也积极要求参加。祖母考虑到革命的风险,希望家中留有后人,所以不同意叔叔参加革命,叔叔便义无反顾地剪掉辫子,祖母无奈只得应允。由于叔叔从小在家就很调皮,事事为先,参加革命后的他打仗也很出色,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屡建战功,父亲对他赞赏有加。
1913年,叔叔受我父亲周南之命,参加黄兴组织的讨袁运动,后收编了地方武装,参与护国、护法运动,被任命为浙江护国军总司令。他率部队数千人与袁军交战,经历10多次战斗,缴获敌军枪械、大炮、战马等,成为名震一时的“少年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