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申芗在庐山
辛亥革命网 2011-07-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铉 查看:
在含鄱口东南的太乙峰下,庐山登山古道旁,有一处坡势平缓的地方,石径横斜,竹影婆娑,被人称作仙境。这里夏季清凉,而数九寒天竟温暖如春。所以当地有民谣:“太乙太乙,神仙府第。冬暖夏凉,心旷神怡。”
1929年,黄申芗摄于庐山。照片题词:振衣千仞,横系当风。男儿不老,顾盼自雄。去者莫执,来者可及。天地之不息,我与孤山立
民国初年,中山大学教授古层冰、粤籍退役少将军医曾晚归闻友人谈及匡庐风光,羡慕不已,先后来到庐山,住在山南栖贤寺附近。不久,听说太乙峰一带风光更好,便买下太乙峰下这片土地,于1921年开始修建别墅。不久,刘一公、黄申芗、张敬之、劳用宏等慕名而来,亦成了这里的居民。因康有为有诗云,“太乙峰头太乙村,七人筑室各柴门”,故名太乙村。北伐战争以后,一些两广军界元老和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如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陈诚、古公思、李汝倬、严重、吴奇伟、胡宗南、白崇禧、蔡廷楷等相继来此修建别墅,前后共修建了18栋。这18栋别墅情趣各异,或依峰,或傍溪,或绿树掩映,或翠竹临窗。建筑风格、房屋造型也大不相同,构图灵活多变,布局错落有致。但建筑外墙,全部就地取材,采用花岗岩砌就,清一色的红铁皮屋顶,房屋一律坐北朝南,空气流畅,阳光充足。故从整体上看,整个建筑群又高度和谐统一。南向视野开阔,站在别墅的阳台上,可以看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和脚下重叠的峰峦,真可谓“林中暗淡高低树,雾里微茫来去帆”。住在这里的人因大多是军人出身,所以太乙村又名将军村。
为了修建这18栋别墅,当初还郑重其事地成立了一个监工委员会,由多人组成。至今有三块残存的石碑,上面用粗大的隶体刻有刘一公、黄申芗、张敬之、劳用宏、曾晚归等人的名字,显得庄严而沉重。这三块颇具年头的石碑,也算是文物了,它们历尽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太乙村的兴衰枯荣。
位于九奇峰山腰的九奇亭
位于太乙村西侧,有一山峰名九奇峰,山势雄奇险峻,锦绣天成。登高纵目,峡谷中云飞雾涌,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九奇峰腰际的一块巨石上立有九奇亭,由黄申芗于1924年捐资修建,临岩立亭,鄱阳湖秀色一览无余。据说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在太乙村小住时,常来此亭纵览湖光山色,故而有“到了九奇亭,如见宋美龄”之说。九奇亭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被日寇拆毁,现在的九奇亭是当旅游部门按照当年的规制和样式重新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