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兴诞辰140周年

辛亥革命网 2014-09-26 09:5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詹佑 查看:

《詹大悲传》主要阐述了我祖父詹大悲,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过程。其中,也包括了有关我祖父詹大悲与黄兴在辛亥首义成功之后,于武昌相会的情景。

  我是詹大悲烈士的孙女,看了《詹大悲传》后,心情非常激动,震撼!这部书是湖北薪春著名文史专家张梁森所著。主要阐述了我祖父詹大悲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过程。

  书中所书内容:其中,也包括了有关我祖父詹大悲与黄兴在辛亥首义成功之后,于武昌相会的情景。时代虽然作了较大跨越,仿佛这一切都有是刚刚发生,似乎离自己很远、很近,也把我带入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武昌首义后的汉口保卫战,是整个辛亥革命时期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

  1911年10月12日,詹大悲在蔡济民的协助下,渡江汉口,汉口特建军政分府(2),詹大悲任汉口军政分府都督。“当清迁水陆大军南下猛扑,汉口可谓首当其冲。”从1911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在长达16天的大小战斗中,湖北革命军和汉口广大民众在没有任何外省和外围援助的艰难困苦条件下,孤军作战,独立抗击数倍于己的优势清军的猖狂进攻,”体现了湖北革命军及广大民众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直到清军将领冯国璋采取最卑鄙手段,不顾汉口数十万人民大众的财产和生命,而纵火焚烧街面。革命边被迫撤至汉阳防线,清军才占领汉口。

  “詹大悲作为这次著名战斗的指挥官之一,体现了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敌人放火烧到汉口军政分府时,他决定以身殉职,被军政分府后勤处长李文辅强行背出到江边,乘渡船至汉阳防线暂歇”。(2)表现出革命者英勇气慨。

  正在湖北革命军万分危急的关头,中国同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此时代理同盟会总理)的黄兴,得到武昌首义胜利消息后,于1911年10月28日(九月初七)来鄂,(3)湖北革命军民十分高兴。“他在武昌上岸时,时任鄂军政府军事顾问的蒋翊武率领大队人马到江边迎接,鞭炮震彻扬子江上空。黎元洪主持召开欢迎大会,委黄兴为国民革命军战时总时令。”(4)可见“革命领袖黄兴到达武昌,是一件更值得人们兴奋的事。当时孙文、黄兴之名,妇孺皆知。又传说孙文也要回来,群情更为振奋,革命气氛并不因汉口的失陷而降低”。(5)

  “当天晚上,詹大悲谒见黄兴同志。他将汉口军政府成立前后,汉口保卫战全部经过情形都向黄兴同志作了详细汇报,并阐明自己的想法:希望革命军能坚守汉阳,自己偕王宪章同志到外省去借兵助战。”

  其实,“黄兴早就听《大江报》主笔詹大悲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年轻人,且又是一个勇敢坚定的革命者。黄兴读过了《大江报》上的一些文章,早就与詹大悲有了神交,但无缘想见。今日,为了推翻清王朝专制,为了抗御清军,他们走到一起来了,皆有想见恨晚之感”。

  黄兴很赞同詹大悲的看法和分析,不论战守情况如何,仅湖北的革命军兵力确实不足,必须联络各省举义,分散清廷兵力,革命才能持续进展。詹大悲向黄兴汇报战况直到深夜10点多才离开。

  这两位革命家初次想见,就谈得十分投机,双方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后成为挚友。

  以上就是我祖父詹大悲和黄兴两位辛亥领袖相见恨晚,相见难的故事。此时,我仿佛看见了祖父、黄兴他们亲临战场第一线,指挥战斗的样子,那高大的身影和英雄形象,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扎根心里……

  今年是黄兴140诞辰周年纪念,我怀念我们的先辈,敬重我们的先辈。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另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要让辛亥精神光耀神州。实现祖国的统一完整大业,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力量。

  注:(1).《詹大悲传》湖北人民出版社,伥梁森著2011年12月第一版,118页。

  (2).《詹大悲传》。

  (3).《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在省委员会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2月第二版,103页。

  (4).《詹大悲传》湖弱人民出版社,伥梁森著,2011年12月第一版,118页。

  (5).《亲历辛亥革命见证者讲述》中卷,全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0年12月第一版,784页。

  参考文献:《湖北革命知之录》、《张难先文集》等。

詹佑

2014年5月26日

于香港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