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驱徐镜心在烟台(2)

辛亥革命网 2012-0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学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烟台古城,物华天宝,世界闻名的张裕美酒公司就坐落在这颗滨海明珠里;烟台大地,人杰地灵,辛亥革命先驱徐镜心就曾经战斗在这片热土上

  兴办学堂   培育英才

东牟公学旧址

  1906年春,同盟会成员数量逐日增加,革命力量日显壮大,孙中山先生授意曾祖父回国组织革命活动。回国后他首先创办学堂,以振兴教育为己任,是年3月,在日本友人仓谷箕藏的帮助下与日本留学归来的湖北人胡瑛、山东栖霞县人谢鸿焘等在烟台西郊通伸冈募捐集三千余银元,创办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东牟公学”,租用了美国基督教长老的房屋作校舍,因当时烟台古代属东牟君地,故取名为“东牟公学”。曾祖父担任学堂督学,招收各地优秀人才、有志青年就读。当时教员均由同盟会成员担任,宣传革命思想,鼓动热血青年投身到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活动之中,革命党人之举是众望所归,因此,进步青年纷纷前来求学,学员人数不断增加,多达200余人一时间“东牟公学”成了烟台革命策源地,官商各界反应颇佳,曾祖父徐镜心便成了远见卓识的中心人物。东牟公学创办后,革命党人在学校又创办了轰动一时的《渤海日报》“每借訾朝政之失,从而烘托之,革命的种子洒遍了芝罘大地,实肇始于此”。

  自尽厥职   筹资纳贤

  为了扩大革命队伍,壮大队伍力量,曾祖父多方筹资活动经费。莱州沙河镇珍珠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巨富叫邱金相,为了革命,曾祖父经常拜见他,每每晓以救国大义,曰:“清廷腐败,招权纳贿,国已不国,必招列强瓜分之祸,国若不存,家何在?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希望邱老太爷以国家为重,出资赞助革命力量,听罢曾祖父一席肺腑之言,邱老太爷始被这位禀性刚烈而直快执着的年轻人打动了,不由连连点头。“贵府巨富,远近闻名,值此乱世之秋,理当为民族分忧”,接着曾祖父又劝说道,“财产乃身外之物,邱门若着能解囊资助革命,此乃非凡之功,于公于私两有裨益,为千古美事耶,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再造共和,荣光满门,名标青史。”又进一步以革命大义相激励,启发邱氏认识到“国若不存,家产何有”的道理,进一步坚定了毁家纾难的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邱老太爷慨然道,当即他郑重取出一张2万元银票算作支持革命党人的活动经费,另把四个儿子托付给曾祖父徐镜心参加了革命,后又捐资8万余元,四个儿子也成了革命之栋梁,誉称为“邱氏四杰”,这一辉煌革命事迹永远载入了中国民国革命史册。

  躬行践履   革命先驱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反抗情绪逐渐强化,已到了难以压抑的程度,具有一触即发之势。在东牟公学及《渤海日报》的鼓动下,更多的青年在学校甚至走向社会,当众散发革命传单,传单内容:请告同胞速举义旗,帮助民军逐出满清。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革命运动势不可挡。1911年,曾祖父徐镜心便与军政府都督陈其美及胡瑛等人商定“战斗从烟台入手,先据烟台,再取登州,以图济南的策略”;11月24日,曾祖父又联络各省负责同志,成立了以“启发民智,组合政团”为宗旨的《中华民国共和急进会》,拟定于三个月内组织遍及全国,推进民主革命进程;12月6日,曾祖父徐镜心由济南抵达烟台,下榻德顺永客栈;第二天,即会见了同盟会主要成员,商定成立“北方共和急进会”。肃清发动势力,拟定应变措施,筹资购械,烟台革命党人得知这个情况后,倍加感到兴奋,决心一起力挽狂澜,组建武装起义,但因反动势力猖獗,活动一度受挫。1912年1月14日,曾祖父率领200余军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举袭占登州城,接着策动黄县(今龙口)起义,打响了烟台民主革命的枪声……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百年。百年沧桑巨变,烟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烟台人民尽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福祉。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念。

  轻轻挥手,与昨日依依告别,珍藏先辈的辉煌;挺起胸膛,与明朝自信对话,完成先烈的未竟理想。肩负先人重托,让我们奋力前行,有志于此的人们,让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吧!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