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祖父刘守中
辛亥革命网 2012-10-18 00:00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作者:刘澍宇 查看:
2011年是辛亥革命诞辰一百年,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民主革命运动,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得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中,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起点,大规模的开展起来。
有幸我祖父刘守中,字允丞,陕西富平人(1881.2—1941.10)参与其革命洪流中,且是浪头上的人物,我对其作为深感自豪。祖父去世时我仅二、三岁,因之对祖父的记忆仅从长辈友人之间谈叙及其日记和相关资料中获悉,特就其重要事略择要叙述几点:
祖父青少年时尊父命就读三原鲁桥镇北之清麓正谊书院,为宿儒贺复斋再传弟子,又受业於关学大师牛兆廉。祖父赋性刚毅,熟读史籍,深爱关学崇尚气节,敦品重行之影响,故其一言一行无不以民族气节为重,胸怀匡时济世之志,愤清政府腐败,丧权辱国,遂在关中结纳豪俊之士,与井勿幕,郭希仁、曹寅侯、杨仁天、李岐山诸先烈,先后加入孙中山创立之同盟会,共誓推翻满清,光复大汉山河。
辛亥革命,陕西即在张凤翙先生领导下首先响应,此时辛亥革命军兴,祖父参与军幕转战关中东西,无役不从,几年战乱,民生凋蔽,陕西局势初定,革命党人之影响力尚微,且政治意见不一,各自拥兵自雄。祖父痛心这种混乱局面,认为关中一地不足以定全局,遂与胡景翼、张义安诸先生偕往北京,结纳燕赵革命党人及豪侠之士,相互砥砺,致力国事。一九一五年袁世凯窃国,我祖父即与胡景翼潜返关中,破产聚客,与岳维峻、董振五等多人筹设大有公司于三原招贤纳众共谋倒袁,以刘乐山之商号为聚会合谋之处,由于来往者众,不幸事泄机关遭受破坏,王绍文、张伸如等二十余人死难。祖父在悲愤中奔走更力,一时陕西各地义军蜂起,关中大震。祖父促胡景翼、张义安等到起兵,生擒陕督陆建章之子承武于富平,迫使陆狼狈离陕。而北洋系陈树藩继续督陕战祸再起。一九一七年段祺瑞主政,废除约法,解散国会,我祖父及促张义安、董振五、邓宝珊等到发难於三原,联合各路同志,组织靖国军,拥护护法政府,首由胡景翼先生主其事,继推于右任先生为总司令,井勿幕为总指挥,分道进军西安,连战皆捷。我祖父对此役鼓吹奔走、策划,其功尤为至伟。此其一。
一九二三年奉孙总理之命,偕同丁维汾、王法勤俩先生北返,布置北方军事,次年乃策动胡景翼、冯玉祥、孙岳等树国民革命旗帜于此,迎孙总理北上主持国是。策划筹谋首都革命,并非我祖父一人之力,但幕后发动奔走之劳当具有关键性影响,胡景翼之国民二军受我祖父影响最深,故我祖父实为当年国民党在北方革命同志之中坚。不幸孙中山因病逝世,使我祖父扶助孙中山统一中国之志,功败垂成,此亦为我祖父自辛亥革命以来在其奋斗历程中最为恸心之事。此其二。附:孙中山致刘允丞的信:
允臣我兄如握,十二月三日
手书诵悉一切,我兄数载以来,苦心孤诣,黾勉不懈,遂能一旦奏此成绩,实深嘉慰!尚望继续努力,务期贯彻改造之本怀,毋使艰难创造之业中道而废,是所至嘱。文四日抵津,本拟七日入京,偶因病发,致滞行期。晤对有时,当面罄一切。先此布覆,以慰
贤劳,专候
旅祺不尽!
孙文谨启
十二月十日
一九二六年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祖父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东北事变,日寇进军沈阳强占我东北三省,进而图谋内蒙古,唆使特务机关人员,施展威迫利诱手段,煸动蒙古独立,蒙人意动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我祖父以国民政府委员之身份於一九三二至一九三四年间两入内蒙古,遍访蒙古各旗,为国民政府大员身份,亲莅蒙疆之第一人,名为考察实业,实为重在边防,安抚蒙古人,藉以团结蒙旗以防日人渗透。使蒙疆危机之局得到暂时安定。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伪蒙政府方始成立,争取三年时间,缓冲备战危机,贡献莫大焉,此其三。
一九三六年我祖父赴南京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举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抗日战事初起,祖父莅黄河沿线视察,慰问台儿莊将士,策战守之计。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广州、武汉亦被日军占据,军政当局有弃关中退守陕南之议。我祖父坚决认为不可,提出“关中为长期抗战之重镇,无关中就失去长期抗战之大后方,关中不可轻弃,不守河东,关中不固,无关中,不但无兵可征,而且无粮饷可筹,四川虽号称天府,如精金外漏,不能一朝有也”。因之与国民党元老张溥泉先生联袂赴重庆向当局中枢建议,多被采纳,关中亦终于八年抗战始终未为日寇侵入,西北全局得以稳定,不能不归功我祖父献策此其四。
我祖父青少年虽入关学之门,而终不为所限故能博览诸子百家,贯通中外史籍。读史传则推崇侯嬴、季布、郭解之为人。至其治学则深崇顾亭林、颜习斋、李二曲。故平生见于言行者,则重实干,轻名位;尚义侠;好结交;仗义疏财,急人之难。在其六十寿辰时,于右任先生书赠寿联:名高洛下耆英会,胸有亭林郡国书。其一生运筹帷幄,计谋周密细致,处事明快、果断。当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亦赠我祖父一付对联为:诸葛平生惟谨慎,子房状貌非魁梧。读这两付对联正是对我祖父的写照。此外,祖父尤酷爱《孙子十三篇》与《水浒》,行动必携,且常以《水浒》人物与行径奖勉青年。祖父还曾撰《汉书郡国誌补註》一书。
兹值辛亥革命百年诞辰之际,海峡两岸有关当局,必将举办纪念活动,缅怀先烈效法先贤。民革为此征求纪念文章,综其我祖父一生,他献身革命,奋斗不懈,为国效命,永留正气。谨就所知,草成此篇,以告世人。
(作者刘澍宇系辛亥革命前辈孙守中之孙,民革陕西省委员会直属机关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