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眼里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回忆他们的先辈

辛亥革命网 2010-10-15 00:00 来源:怀旧网 作者:王祥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熊秉坤(1885年—1969年),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原名祥元,字载乾。他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参加过武汉保卫战,讨袁革命,护法运动。

          熊秉坤(1885年—1969年),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原名祥元,字载乾。他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参加过武汉保卫战,讨袁革命,护法运动。回忆起武昌起义,谁也不会忘了打响第一枪的熊秉坤。昨日,熊秉坤的儿子熊晖向记者回忆起了他父亲的生平事迹,并谈了父亲对他及家人的影响。

         据熊晖介绍,他父亲早年经商,后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武昌起义后,任第五协统领,参加武汉保卫战。在熊晖的眼里,父亲是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亲敢于率先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受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影响,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行为,他一生胸怀坦荡,为我们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谈起父亲,熊晖的心中自豪感和责任感交织在了一起。熊晖激动地说:“这几天的纪念大会,我们作为当年辛亥革命参与者的后人,在对先辈们追思和敬重的同时,我们也渴望海峡两岸可以早日团聚,祖国能够早日实现统一。”程元(原国民党抗日将领程潜之子,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支持我抗日,父亲为我改名记者 秦璇 通讯员 武新建程潜(1882年-1968年),原国民党著名将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任四川陆军第十七镇正参谋官的程潜立即奔赴武昌,参加了汉阳战役,任汉阳龟山炮兵阵地指挥。今年86岁的程元老先生是程家的次子,原名程博乾,他现在的名字是在他1940年参军抗日时,父亲为支持他抗日,亲自给他改的。在世人眼里,程潜将军一生戎马,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在儿子程元的眼里,父亲的革命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他和他的人生选择。作为父亲的程潜,性格内向,话不多,对子女要求很严格。程元至今还记得,父亲曾叫副官给他买了个小笔记本和一支派克笔,让年幼调皮的他随时随地带在身上,父亲教导或训诫了什么,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但当抗日战争爆发后,高中毕业的程元却背着父亲,进了黄埔军校,并积极参加抗日。父亲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责怪儿子先斩后奏,还嘱咐程元:“你要好好干。”随后,父子俩一同投入抗日大潮。武汉保卫战时,程潜任武汉行营主任,程元任作战参谋,上阵父子兵。与此同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程元的一个弟弟也参军成为飞行员,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其实,程元还有一件事情瞒着父亲。他参军后,便加入了地下党。1980年,曾任上海警备区参谋长的程元离休。他唯一遗憾的是——父亲战斗过的武汉,他却有60年没来过。这次,他专程赶来参加纪念活动,是对父亲最好的缅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