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孙女带回“去思碑”的第一铲土

辛亥革命网 2010-10-10 00:00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吴睿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禄贞的后人今何在?据吴厚婉介绍,吴禄贞有3女一子,被刺时长女吴忠华年仅8岁,子吴忠黄5岁,次女吴忠敏3岁,幼女吴忠瑛在吴禄贞被刺后
 

吴厚婉和家中客厅摆放的吴禄贞相片合影

  尽管吴厚婉退休前是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师,但校园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

  今年9月15日,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在武昌举行,会场上一位老太太的座位上出现“吴厚婉”3个字。老太太自我介绍:“我是吴禄贞的孙女,住在华师。”随后写了一个地址和联系电话给记者。

  一周后,记者按图索骥,却发现楼栋单元号没有写,联系电话也打不通。万般无奈之下,记者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求助。郭红霞部长一看电话就发现有误,然而她翻遍华师退休教师名录也不见“吴厚婉”3个字,联系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统战部……仍然无人知道谁是吴厚婉。记者想起吴厚婉的老伴易绍连也是华师退休教师,郭部长试着拨打电话,这才联系上吴厚婉老人。

  进入老人家的小客厅,迎面一张巨幅照片引起记者注意。吴厚婉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吴禄贞1909年在德国考察军事时的留影被她放大后装裱的。随后她拿出两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其中一张就是网上常见的吴禄贞戎装照,历经一个世纪的照片上布满斑点。老人说,以前还保存有吴禄贞的朝珠、帽缨,经过时代变迁已经下落不明。

  “你找吴厚婉没有人知道的,章开沅先生知道我。”吴厚婉老人告诉记者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就只知道她叫“李威婕”,就连他的老伴易绍连老师也是在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后才知道她的真名。至于为什么隐姓埋名,老太太神秘地笑道:“我只能跟你说由于某种原因,你知道的。”

  “吴厚婉”浮出水面还是近一两年的事。2009年9月18日至19日,吴厚婉夫妇和哥哥吴厚培作为吴禄贞的子孙,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邀请,参加吴禄贞“戍边楼”落成100周年纪念大会暨重修“吴都护禄贞去思碑”揭幕式,人们这才知道吴禄贞的孙女叫吴厚婉。

  吴禄贞生前捍卫延边疆土,受到当地人的景仰和爱戴,在他遇刺后,延边各界人士建立“吴都护禄贞去思碑”,1931年9·18事变后被日本侵略者毁坏。时隔78年,延边自治州重修去思碑,奠基时将第一铲土分送给石家庄和云梦县,由吴厚婉带回。华中师范大学和云梦县分别举行了奠基土回归故里交接仪式和延边国土在云梦安放仪式,吴厚婉的名字逐渐被华中师范大学部分领导所知。

  她回忆道,今年的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前夜,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先生连夜通知她参加论坛,“那天早晨我还没搞清楚要开什么会,老先生的车到了楼下,直接把我拉到了辛亥革命百年论坛会场。”

  吴禄贞的后人今何在?据吴厚婉介绍,吴禄贞有3女一子,被刺时长女吴忠华年仅8岁,子吴忠黄5岁,次女吴忠敏3岁,幼女吴忠瑛在吴禄贞被刺后一周才出生,现侨居美国加利福尼亚,明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她正好满一百周岁。

  吴忠黄即吴厚婉的父亲,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吴厚培现年80岁,曾参加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斗,后来在吉林长春离休。吴厚婉的弟弟吴厚生是美籍华人,现在香港某银行任襄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