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黎元洪之孙:祖父的千秋功过应通过客观公

辛亥革命网 2010-10-18 00:00 来源:天津网 作者:杨华军 杨津涛 肖萍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黎元洪,这位辛亥革命的首义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有人笑他是“床下都督”,也有人称他是“民国第


左起:吴德立(吴兆麟之孙)、黎昌晋(黎元洪之孙)、孙必达(孙中山之曾侄孙)、董良翚(董必武之女)、熊辉(熊秉坤之子)、吴欢(吴殿英之曾孙)、黄伟民(黄兴之孙)

左起为黎昌晋、孙必达



  左一为黎昌晋、右一为黄伟民

  黎元洪,这位辛亥革命的首义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有人笑他是“床下都督”,也有人称他是“民国第一伟人”。对此,黎元洪的后人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黎元洪之孙黎昌晋:首义当天祖父确实有过一时的犹豫

  黎元洪共有子女四人:长女黎绍芬、长子黎绍基、次女黎绍芳、次子黎绍业。黎昌晋是黎绍业之子。1959年他出生时,祖父黎元洪已经逝世31 年。因此他对祖父的记忆,幼时全部来自于父辈的讲述。等到再长大些,黎昌晋也主动去获取一些关于辛亥革命,以及关于自己祖父黎元洪的相关历史资料与研究结论。

  “毕竟他是我的祖父,无论怎么绕都是绕不开的。”黎昌晋说。

  “祖父曾经跟我父亲说过,当时武昌起义的时候确实有过犹豫,不过仅仅是不到一天而已。因为毕竟当时祖父还是满清的官员,从他当时职位的立场来看革命就是造反,如果革命不成的话是要被满门抄斩的。我想任何人在自己和家人经历生死考验时都会犹豫的,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就是这不到一天的犹豫惹来了后世的“非议”和“猜想”。

  “后来听我父亲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传的说法是武昌城内打响首义第一枪后,他主动派人了解情况,第二天革命党请他出任军政府都督,他只是一时犹豫后就毅然接受,并且义无反顾;三十年代就变成革命党派去的人,被他手下的人杀了;等到四十年代,就变成了他亲手杀了报信的人;五十年代更是成了革命当夜,他手刃了两个革命党……”

  这些流言,大多是一些反对他的人没有根据的谣传,可是却被人们不加深究,以讹传讹,信以为真了。

  “自从在红楼宣誓后,祖父便一心投入到革命的战斗中去,未曾有过犹豫和妥协。在起义后大约三个月的那段时间里,他一直坐镇都督府或亲赴前线指挥,从未离开。数十天和衣而睡,不敢有丝毫懈怠。甚至在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时,他还一直反对复辟帝制。”

  其实在辛亥革命之前,黎元洪虽然不是革命党,但对革命党人非常同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尽力保全他们。对于军中出现的新思想,他从来不反对,甚至还鼓励士兵接受新思想,因此才会在革命党人数次商议推举大都督人选时被多次提名,并最终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