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黄兴长孙黄伟民:汉阳失陷 黄兴曾想葬身长江

辛亥革命网 2010-12-23 00:00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吴睿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73岁的黄伟民先生是黄兴的长孙,黄兴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访黄兴
 

  武汉注定与一个伟人结下不解之缘。

  他曾拖着辫子在这里求学,他曾横枪跃马在这里战斗;辛亥革命时期,他与孙中山并称“孙黄”,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称他“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武昌阅马场拜将台和蛇山雕像、汉阳龟山黄兴铜像、汉口黄兴路至今仍在诉说着一个名字——黄兴。

  100年前提倡体育活动

  “不通地理无以知天下大势,不习体操无以强身而有为。”

  73岁的黄伟民先生是黄兴的长孙,曾任第七至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年时他曾任长沙市北区业余体校教练员,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祖父在100多年前也曾做过体育教员。

  黄伟民介绍,黄兴不仅是革命领袖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体育活动的爱好者和提倡者。黄兴小时候经常与村童一起爬山、游泳、钓鱼、打拳和下棋,14岁时还拜师学习巫家拳,在武昌两湖书院求学时十分重视兵法和体操,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时,黄兴每日清晨必去神乐坂武术会参加射击比赛,还获得了不少奖牌。

  “祖父将体育作为培养和造就革命力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黄伟民说,黄兴当过体育教师。1903年,29岁的黄兴从日本回国后,在长沙主持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班,并在附设的高等小学担任体育教员,1904年又兼任新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体育教员,教学生翻杠、做柔软体操、玩哑铃。1908年,黄兴再度去日本,在东京发起成立了大森体育会,并亲自任教员。

  卖田产宅院资助革命

  “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

  黄伟民介绍,黄兴有一处建于1864年的祖宅,四周有护庄河环绕,屋后有枫树林、紫竹林和后花园,原有53间房屋,占地70亩,是湖南少有的江南风格庄园。1874年10月25日,黄兴出生于此。但是在1903年,为了资助革命,他毅然卖掉了这份田产和宅院资助革命。

  然而黄兴的革命生涯中个人生活并不富足。1904年在长沙起义失败后,清政府通缉黄兴,黄伟民的父亲黄一欧是黄兴长子,只好背井离乡到日本。据黄一欧生前回忆,有一次他们父子没有钱吃饭了,黄一欧晾晒衣服时在黄兴衣服口袋里面发现了一点钱,父子俩高兴得不得了,说一个礼拜的生活不用愁了。

  1902年春天,28岁的黄兴受张之洞选派,东渡扶桑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深造,文学家鲁迅这时也在日本弘文学院留学。他们同校不同班,但鲁迅很欣赏黄兴。

  曾准备葬身长江

  “偌大商场地尽焦,革命事,又丢抛,都付与鄂江潮。”

  黄兴被称为同盟会的实干家,多次武装起义军由他亲自策划并指挥。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半个月后,黄兴于10月25日在上海红十字队队长张竹君的掩护下,扮作医疗队队员,偕同夫人徐宗汉及日本人萱野长知等从上海乘江轮上驶,28日到达汉口。黎元洪派一队官兵从武昌江边把黄兴迎到都督府。

  当时湖北军政府准备以黄兴百折不回的革命英名击退清军,但是一些首义领导人怕黄兴喧宾夺主,于是想出阅马场拜将的方式,以示黄兴是由黎元洪委任的。经过黎元洪同意后,军政府刻一颗战时总司令印信,在阅马场筑坛拜将,由黎元洪的亲信李国镛宣读委任状。黄兴接印后向黎元洪鞠躬宣誓就职,在场军民齐声高喊万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