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的三次艰难抉择(2)
辛亥革命网 2011-05-11 00:00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晓波 查看:
1912年2月10日:事君与事主
上午10点,冯国璋至西苑禁卫军大营,大营吹响集合号。冯国璋此行,肩负袁世凯授以的艰巨任务,要向禁卫军宣读《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并加以安抚。
全体官兵集合后,冯国璋自登高桌,先是讲了一通南北形势,告之以再战已无可能,接受和议势在必行。紧接着,冯国璋开始宣读《清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
当冯国璋念到“大清皇帝逊位”时,队伍立刻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底下满蒙旗兵开始嘀咕,有的干脆用手去擦眼泪。随着冯国璋的大声宣读,队伍骚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开始出现凌乱。唯一能不为所动置身事外的,是由汉人组成的步队第四标。
冯国璋念完优待条件后说,“我刚才所说的事情,不论官长士兵,有什么话都可以跟我说,你们大家可以推选几个代表,请代表上前五步,由他们申述意见。”
过了一会儿,队列里走出几个代表,他们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冯是否能够担保?二是禁卫军今后归陆军部编制,会不会被取消?冯能不能对此担负完全责任?
冯国璋听后,立刻上台答复说:“两宫的安全,我冯某敢以身家性命担保!并且,我敢担保两宫决不离开宫禁,仍旧由我们禁卫军照常护卫。至于我们禁卫军,不论我今后调任什么职务、走到任何地方,我保证永远不和你们脱离关系!”
禁卫军平息下来之后,冯国璋匆匆返回办公楼。一进办公楼,就倒在沙发上,把军帽一摘,用一只手捂住胸口,从嘴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发出“嗳”的一声。整个上午,冯国璋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两天后(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大清王朝267年的统治,至此结束。
1916年冯国璋得知袁要称帝时对身边人说:“我牺牲自己的政治主张,扶保他(袁世凯)当大总统,到头来还是帝制自为。”
(本文撰写时参考了公孙訇所著《冯国璋年谱》、文裴编《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近代史资料》等著作。)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北洋将领。1916年袁世凯死后,当选为民国副总统,次年任代总统。北洋军阀皖、直、奉三派分裂后,为直系首领。1918年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12月病逝于北京。
冯国璋与帝制
冯国璋任职南京时,听说袁世凯要做皇帝。冯为此专程到北京当面问袁世凯,袁佯做惊异地说:“绝无此事,纯属谣言!我的长子袁克定是一残废人,二子克文是假文人,都是无用之才。假如我做了皇帝,传位给他们,不是立即完蛋吗?我何至于如此之愚蠢呢?不要听信谣言,我绝无做皇帝的打算。”冯国璋立即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让他们辟谣。
不久,专管文书的官员向冯国璋请示:“北京来的公文日期改为洪宪元年,我们如何回文?”冯国璋听了勃然大怒,连呼“我上当了!”此后,冯国璋成为北洋系中反对袁世凯帝制的第一人。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因伤寒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冯国璋遗言:“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
逸史
大总统卖鱼
民国政府大部分时间靠举债度日。冯国璋当大总统时闹了一个大笑话,这就是“卖鱼事件”。
据传,中南海的鱼是前代皇家所放养,一向不曾为人所捕捞。冯国璋入主中南海后,派人将湖中的鱼一网打尽,然后命人在市场上高价卖出,一时间北京各处都在叫卖“总统鱼”。当时有人写了一个对子嘲讽说:“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
子孙后代
1910年,冯国璋为《冯氏家谱》重修作了序言,并规定今后冯氏家庭 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字为排辈次序。冯国璋作为起首的“国”字辈。他的五个儿子为“家”字辈,孙辈从“海”字辈,曾孙辈本也该从“禁”字,但因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所迫,到冯巩这一辈孩子就不再以“禁”字排辈了。而到了冯巩的下一代,则又接着“开”字的顺序取名,冯巩的儿子就叫作“冯开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