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会皖浙之役

辛亥革命网 2010-1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苟德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光复会皖浙之役是1907(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光复会在安徽、浙江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 ,光复会皖浙之役,

          光复会皖浙之役是1907(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光复会在安徽、浙江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   

          当同盟会在华南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之时,光复会在安徽、浙江也打响了反清的枪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陶成章协助徐锡麟在绍兴设立大通师范学堂,作为光复会的革命机关,招收金(州)、处(州)、名(兴)三府各县会党头目来校受训,规定凡入校学员均属光复会员,毕业后仍归学堂领导人统辖和节制。为打入清政府内部,掌握军权,徐锡麟又捐银赴日学习军事,因眼近视而未果。1906年他捐资为道员,分发安徽,得到巡抚恩铭重用,任安徽武备学堂会办、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与陈伯平、马宗汉等密谋革命,并与归国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保持联络,期与浙江同时举义。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绍兴)人。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她目睹民族危机深重,决心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她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到日本留学,投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是年冬归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春复去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举为评议部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同年冬,为反对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愤然归国。1906年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发刊《中国女报》。次年到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处州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相约于1907年7月6日(后改为7月19日)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分兵进取南京,进而占领江苏、安徽、浙江各省要地,再图发展。

          但是绍兴会党谋事不密,过早地暴露了形迹,清政府已有觉察,到处查拿革命党人。徐锡麟见事机已败露,决定铤而走险,仍改约7月6日起义。浙皖起义的风云突变同当时两江总督端方破获南京新军暴动,抓获会党人物叶仰高有关。叶最后供出光复会已经有叫光汉子(即徐锡麟的化名)的已入安徽官场的消息,端方遂电告恩铭查捕。这种意外情况让徐锡麟猝不及防,继续在安庆官场潜伏下去、而保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另外徐锡麟原拟定把巡警学堂的毕业典礼定于7月8日举行,但这一天恩铭却要参加其幕友张次山的母亲八旬寿诞,他要徐锡麟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提前在7月6日号举行,而巡警学堂内部的满人顾松更是从中作梗。这一起义时间的变更打乱了徐锡麟原来的部署,使其失去回旋余地,使起义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7月月6日,安徽巡警学堂甲班学员举行毕业典礼;当天上午8时巡抚恩铭以及省文武高级官吏前来祝贺。典礼开始后,陈伯平首先向文武官员坐席掷一炸弹,未爆炸。接着徐锡麟持双枪向恩铭射击;恩铭身中七弹,后经抢救不治死于抚署内,清吏遇变如鸟兽散。徐锡麟接着拍案对众大呼:“抚台已被刺,我们去捉奸细,快从我革命”。学生们愕然不知所措,徐锡麟于是率陈伯平、马宗汉等30余人攻抚署,旋转至军械所取械,结果被清军包围,双方激战六小时,陈伯平战死,徐、马等20余人被捕。在受审时,徐自称“革命党首领”、“专为排满而来”,慷慨陈词,视死如归,当晚英勇就义。这次起义原本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但是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使得它变成一次冒险的、侥幸的起义,失败的结局也就更成为必然。

          皖省起义的失败牵连到绍兴大通学堂。1907年7月7日,浙江巡抚得知徐锡麟刺杀恩铭消息后,派清兵往大通学堂,下令绍兴知府贵福逮捕秋瑾。10日,秋瑾已知安庆起义失败消息,忧泣内室。并知清兵将到,指挥大家掩藏枪弹,焚毁名册,疏散学生,有人劝秋瑾躲避,秋瑾则坚持不走,决计以身殉国。1907年7月14日,浙江巡抚捕去秋瑾等6人。次日秋瑾英勇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