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扬州两位辛亥革命人物

辛亥革命网 2014-07-08 00:00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许凤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0年10月,清政府在太湖举行新军秋操,安徽省会安庆城兵力空虚,时任安庆新军马炮营队官的熊成基,决定乘机举行新军武装起义,夺下安庆

  1910年10月,清政府在太湖举行新军秋操,安徽省会安庆城兵力空虚,时任安庆新军马炮营队官的熊成基,决定乘机举行新军武装起义,夺下安庆城,而后联合秋操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一路北上,直抵京城,推翻大清王朝。

  熊成基当即邀约薛哲、范传甲等革命党人,在扬舍会馆秘密开会商讨起义事宜。会上,他被推为安庆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军攻城一天一夜,因城内接应人员未及时打开城门,安徽巡抚朱家宝闻讯急急从太湖赶回,调兵围攻起义军,安庆起义失败。熊成基辗转数十天,来到日本,与孙中山、黄兴会面,共商再举大计。孙中山、黄兴对熊成基组织新军起义大加赞赏,并认真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不久,熊成基加入了总部设在东京的同盟会。当时,同盟会经费奇缺,革命遇到困难。黄兴手上有一批日本军事秘密图纸,急于要出售给俄国人,以筹革命经费。熊成基当即表示,愿意亲自赴东北向俄国人出售图纸,并与革命党人商震、孙铭等组织革命活动。同盟会领导人考虑到熊成基安庆起义,震惊朝廷,正悬赏五千两白银捉拿“熊逆”,如果让他只身回东北出售图纸和进行革命活动,危险性太大,便劝他不要回国,让其他人去。熊成基坚定地说:“干革命哪有不危险的。我去有危险,别人去就没危险?” 最后,他还是踏上了回国之路。几个月的奔波,正当他与俄国官员谈妥秘密图纸交易时,因奸人臧冠三告密,熊成基在哈尔滨秦家冈下坎俄国饭店被捕,遂押回吉林受审。熊成基大义凛然,直言不讳要推翻野蛮专制的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家。清朝廷很快下旨,将熊成基验明正身,就地枪决。孙中山、黄兴虽要求在东北的革命党人廖仲恺、张我华等设法营救,但均未成功。熊成基就义时年仅23岁。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诞生,熊成基灵柩被运回故乡扬州安葬。3月12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亲自参加了熊成基、赵声等人的追悼会,并追授熊成基为陆军上将。

  与辛亥革命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扬州人是徐宝山。他本是叱咤风云的江淮盐枭,又是一个投机革命的老手。北方义和团兴起后,他曾以两江两湖兵马大元帅名义贴出布告,要与义和团南北呼应,发兵京城,将慈禧太后拉下马来。

  清朝廷闻知,急急发下圣旨:擒拿徐宝山,以消萌乱。东南大缙绅张謇、陈重庆知道徐宝山拥有数万人马,实力雄厚,是不能轻举妄动的。于是,他们给两江总督刘坤一献计,对徐宝山进行招安。在满足徐宝山赦罪、升官、招其徒使用的三个条件后,徐宝山俯首称臣,接受招安,摇身一变成了新胜缉私营管带(营长)。升为朝廷命官之后,他十分卖力地剿灭原来的同党,协助清政府镇压会党,受到上司赞赏,擢升为参将。此后他更加积极为清政府卖命。缉私营扩编为江南巡防营后,他又升任江南巡防营帮统。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李竟成等人决定光复镇江。但驻守镇江的徐宝山兵力强大,光复镇江阻力很大。于是革命党人派人与徐宝山联系,向他晓以利害,正告他大清江山朝不保夕,很快就要寿终正寝,劝他认清形势,迷途知返,支持镇江光复。徐宝山眼看大清江山难保,便表示愿意支持镇江光复,心甘情愿当了革命机关的保安。

  镇江光复的第二天,扬州发生了孙天生起义。他们扬起“光复大汉,还我河山”的大旗,一举光复扬州。惊恐万状的扬州绅商,眼看自身的利益受损,便污蔑孙天生是“冒充革命党”,派人星夜过江搬救兵,徐宝山随即带了一支敢死队奔赴扬州,镇压了孙天生,自己登上了扬州都督的宝座,后改称扬州军政分府军政长。

  扬州光复不久,革命党组织江浙联军攻打南京,徐宝山和李竟成率2000余人攻打浦口,以绝张勋后路。张勋从浦口溃逃时,险些落入徐宝山之手。徐宝山在攻克南京战斗中是有一定功劳的,孙中山、黄兴接见了这些有功之臣。

  民国政府一成立,孙中山、黄兴联合签名任命徐宝山为北伐第二军军长,军部设在扬州盐运司衙门。

  身兼扬州军政分府军政长和北伐第二军军长的徐宝山,踌躇满志,神采飞扬,积极拥护孙中山大总统。1912年春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取政权,徐宝山旋即见风使舵,更改门庭,积极投靠袁世凯,并致电袁世凯,说什么“军政府与军政分府之设,原为一时之计……谨请率先取消扬州军政分府,以为统一倡。”拱手将孙中山领导取得的辛亥革命果实让给袁世凯。袁世凯对徐宝山这个忠实的鹰犬大为赏识。为了笼络人心,袁世凯派心腹携巨款收买革命党人和地方实力人士,当即遭到柏文蔚、程德全等人的拒绝,唯独徐宝山感恩戴德地收下主子25万元贿款。为了表示对袁世凯的效忠,他又将儿子徐尚志送给袁大人做人质。袁世凯让徐尚志当了贴身卫士。袁、徐两人遂结为通家之好。

  袁世凯阴谋称帝的狼子野心日渐暴露,宋教仁被刺,更激起一批革命党地方要人的愤怒,纷纷讨伐袁世凯。孙中山、黄兴决定进行二次革命,徐宝山闻讯又致电袁世凯:“百万男儿,不难立呼即至,紧要时,当与张勋联为一气。”徐宝山竟然和张勋联起手来,阻止北上讨袁。袁世凯见到徐宝山的效忠电,特地召徐宝山进京,面授机宜,并加封他为镇淮南军参谋长。徐宝山和张勋,一个重兵把守江淮,一个坐镇徐州等咽喉之地,北上讨袁阻力大增。孙中山和黄兴研究,要能北上讨袁,必须清除徐宝山这个大障碍。于是黄兴派人前去劝说徐宝山,要他认清革命形势,加入同盟会。徐宝山根本不予理睬,笑而谴责道:“大总统乃一国之君,我等当应听大总统之命令,岂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徐宝山决心死心塌地追随袁世凯,竭力阻止革命党北上讨袁。眼看徐宝山执迷不悟,革命党人陈其美、黄复生,利用徐宝山酷爱古董的机会,设计花瓶炸弹,将徐宝山炸死在扬州引市街徐宝山上将府内。徐时年48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