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期的孙中山与袁世凯(2)

辛亥革命网 2013-01-0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清末民初历史舞台上,有孙中山与袁世凯两大重量级主角人物相继登场,他们各有不同的信念和追求、不同的人生和结局,都对中国近代历史

  不同的人生和结局

  孙中山由农家之子成为民国之父,全凭他的学识思想、人格魅力和革命家的声望。他一生传奇故事颇多,如,缀学渡洋、檀香奋学、伦敦脱险、十次起义、讨袁护国、再建民国等等。以中山冠名的地名、道路和物名很多,以中山装寓意最为深长。中山装是他参照原有中式服装样式,吸收南洋华人服装和西服特点,以“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为原则,亲自设计,裁工缝制而成。他曾阐述寓意:服装正面四个口袋,表示礼、义、廉、耻四维;袋盖笔架式,表示文治,尊重知识;前襟五个纽扣,表示五权分立;左右袖口三个纽扣,表示三民主义以及共和理念;后背整片无缝,表示国家统一;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治国。在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把天下视为私有,实行专制统治。孙中山发动民主革命,正是要结束这“家天下”的不合理状况。他就任民国首任临时总统时庄严宣誓:“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彰显了鲜为人知的公仆理念,将总统、总长在内的各级官员称为公仆,厘清了民与官的关系,人民是主人,官员是仆役,公仆为众人服务。将历来高高在上、人们称之为大人、老爷的官员,从人们头顶之上降到人群之中,是史无前例的一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国初立、南北对峙,为避免战争,他让位给赞成共和的袁世凯,促成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终结。袁违背诺言,复辟称帝,他毅然发动二次革命。他毕生践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奋斗一生,被国人尊为民主革命先行者、民国之父。

  袁世凯由纨绔子弟成为晚清权臣,依靠的是权术、机遇、贿赂和阴谋家的手段。在他的一生宦海生涯中,玩弄权术,是他最大特点,能使人吃了亏说不出。有一趣事,辛丑乱后,慈禧回京,他上贡珠宝金银、抢修宫殿设施,费用巨大,国库空虚,手头紧张,又急于表现,想让官员们解囊,以应急需,尽管保证尽快偿还,可这些只知捞钱的官员不愿掏钱,大哭其穷。袁表示作罢,暗中派人巧妙地从天津钱庄查到这些人的存款底细,随后再次召集他们,声言钱庄可恶,竟敢用诸公名义招摇撞骗,我已将这些冒名顶替的存款暂且借用了。这一下就筹集了100多万两银子,弄得众官哑巴吃黄连,无话可说。这一套本领,他一生运用得炉火纯青。要说机遇,历史厚待袁世凯,给予他成功立名机遇,但他未能顺应潮流,总是倒行逆施。如,戊戌变法,假如他不告密,遵光绪密诏和谭嗣同密嘱,率军助维新,变法成功,晚清象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富强起来,袁世凯岂不成为中兴功臣。又如,民国初立,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假如他信守诺言,顺应潮流,巩固民国,走民主共和之路,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富强起来,袁世凯岂不成为中国的华盛顿。要说贿赂,袁世凯是官场的行家里手,出手惊人,一次几十万乃至百万是常事,使受贿者又惊又喜。说起他的阴谋手段,堪称古今一绝。如,武昌起义后,民国初立,他采取两面派手泫,逼清幼帝逊位,骗孙中山让位,当上民国大总统。又如,派人剌杀了宋教仁,又严令缉拿凶手。还有更绝的事,武昌首义功臣张振武来京,袁盛情接待,数日后,却脸色一变,立命处决,并公布黎元洪密电,声言是“披阅黎副总统电陈各节”,依副总统之请行事,弄得黎元洪哑巴吃黄连,威信大跌,只得听他摆布,可谓一箭双雕,既杀了革命党干将,又控制了黎元洪。总之,民国初立时,国人于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对他寄予希望,1912年8月,袁世凯、孙中山、黄兴三巨头聚会北京,孙、黄两人真心实意地拥护袁当大总统,还激动地喊出“袁大总统万岁!”然而,时隔不久,这些场景成为过眼烟云,袁违背诺言,废除约法,称帝复辟,引发内战,成为国人咒骂的民国罪人。最终在举国声讨中惊恐得病死亡,当了83天短命皇帝,落下了遗臭万年的下场。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时期历史舞台上孙中山、袁世凯两大重量级主角人物,各有不同的信念和追求、不同的人生和结局,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创民主共和,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袁世凯竟称帝复辟,阻碍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今闻海峡两岸均在继承孙中山革命精神和发扬光大三民主义,实是两岸人民的福祉,祈愿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共谋和平发展,共商和平统一,两岸携手,团结合作,实现孙中山期盼的国家统一、复兴中华之愿景,一个团结的中华民族必将在世界崛起,称雄于天下。

  注:作者刘平贵,安徽巢湖人,辛亥革命后裔,辛亥后裔(陕西)联谊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