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从日知会走出的新儒家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龙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熊十力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投身于这场宏阔的革命大潮,而革命中的亲身经历却最终促使他走出政治,致力于学术。 ,熊十力:从日知会走出的新
 

  熊十力、梁漱溟及马一浮被合称为“新儒家三圣”,他们在礼崩乐坏的上世纪初敢于直面惨淡的社会现实,为拯救道统和世道人心不遗余力地著文呼吁,皓首穷经地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医弊良方。与后两者不同的是,熊十力在辛亥革命前后,曾投身于这场宏阔的革命大潮,而革命中的亲身经历却最终促使他走出政治,致力于学术。

图1  熊十力(1885-1968)

  投身革命,无果而终

  1902年,在武汉求学的熊十力投武昌新军凯字营(第三十一标)当上了一名小兵,这是他将积攒许久的革命热情和理想付诸实践的重要一步。熊十力白天上操练武,夜间读书看报。此间,他在黄冈同乡何自新等人的介绍下,逐渐认识了宋教仁、吕大森、刘静庵、张难先、胡瑛等革命志士,并在1904年共同创建了湖北地区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秘密宣讲革命思想,倡导反帝反清,救国救民。1906年,武昌最重要的革命团体日知会正式成立,熊十力由何自新介绍与刘静庵见面,后成为日知会会员。日知会成立后,同盟会东京总部派余诚为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随后,日知会与同盟会展开了更为紧密的合作。熊十力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同盟会的。此时的他相当活跃,组织了黄冈军学界讲习社,旨在连接和沟通学界与军界。这个由熊十力领导的讲习社虽然仅存在了四个月,但在1906年2月至5月间,它是同盟会湖北分会和日知会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托。在熊十力的领导下,该社每周日集会演讲,其内容多根据孟子与王夫之、黄宗羲诸家之说,阐发民族民权思想。熊十力为主讲。通过这种方式,该社逐步扩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同志加入进来,并接受革命熏陶,不少人成长为后续革命的骨干。曹亚伯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对该社的评价相当高:“当时日知会分会密布于军队,尤以黄冈军学界讲习社为重要。先是鄂中军人与学子不相联络,军界中只有少数志士阴投身于其间,以无结合之故,不得大生影响。”言下之意,有了熊十力的这个讲习社,军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青年学生的影响而倒向了革命,这为武昌起义奠定了良好的武装基础。

  1906年5月,熊十力主张举事。由于他本人肄业于武昌陆军特别学堂,所以积极奔走,联络军中士兵。风声渐大后,时任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张彪悬赏五百金购熊氏头颅,讲习社也被查封。在这种情况下,熊十力只得离开武昌,回到故里黄冈,隐姓埋名做起了教书先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3日,黄冈光复,熊十力参与其事,光复后出任秘书,不久即赴武昌任湖北督军府参谋。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毁坏约法,孙中山遂领导武力讨袁,熊十力亦加入反袁行列。革命失败后,熊十力于1913年离开武昌,回到德安,以遣散费置业安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