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僧:伤心不忍见金城(2)
辛亥革命网 2016-01-14 08:58 来源:鑫报 作者:鑫报 查看:
1924年3月3日,张雨僧以“邀约外军,劫夺军火,危害地方”的罪名,被陆洪涛及其爪牙于风高月黑的子夜时分秘密枪杀于皋兰山下的雷坛河沟,时年36岁。当时北京和省内不少人士多方营救未能奏效。而他在狱中所写的二十首遗诗则夹带在血迹斑斑的军大衣中被前去收尸的亲属捡出保存。在当时混乱不堪的时事变迁中,张雨僧的生平事迹及诗文如同擦过沉沉夜空的—颗流星,在片刻之间放射出耀眼光芒后,旋即被世事的沧桑巨变和岁月的如烟迷雾所遮蔽和湮没。历史的记忆并非永远那么鲜明,它需要后人不断地磨洗和确认,从而还其本来面目。兰州教育学院教授张尔进先生以一个学者应有的良知和严肃的治学精神,在遍访知情者后成为较为全面占有资料的第一人。经过三十年搜集、整理、考释,终于完成了《张雨僧狱中遗诗考》,在七十余年后的今天,终于将民族英雄张雨僧遗留在茫茫岁月中的雪泥鸿爪易于书契,转化为人人可以触摸的精神遗产。
人物小传
张雨僧,名澍,甘肃省武山县韦家庄人。生于1888年。他家读十年,遍诵经、史、诗、词,后受新学影响,放弃科举。1905年就读于巩昌(陇西)学府。1907年至1909年毕业于甘肃省陆军小学堂,接着保送入武昌陆军部驻鄂第三中学。1911年毕业,同年入同盟会,参加辛亥命起义,1912年至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1915年在督军张广建新军振武军(陆洪涛部)做见习军官。1917年为响应南方护法运动参加临洮起义,事败后流亡北京。1918年在皖系西北边防军混成旅第一团第二营任营长,后任团长,驻灵宝、洛阳一线。1921年与杨虎城等少数坚持靖国军宗旨的将领团结在于右任周围。
1921年受于右任派遣到甘肃策划“陕甘自治”。1922年春在杨虎城的协助下,于右任在武功重建靖国军总部,杨被任命为靖国军第三路司令,张雨僧任参谋长。靖国军失败,1923年春张雨僧奉杨虎城命去北京潜伏活动,准备东山再起。当年10月因人告密被捕,1924年杀害于兰州,时年36岁。
张雨僧狱中诗二首
芒鞋踏遍好山川,
书剑飘零十九年。
疑有疑无三字狱,
乍醒乍梦五更天。
风波险峻悲岳武,
境遇崎岖哭马迁。
暂借离亭挥短泪,
亲闱不见恨绵绵。
狱里因缘百感惊,
伤心不忍见金城。
军容放纵如焚火,
币制轻忽是害氓。
爱众不成甘一死,
乐群有望愿三生。
大河夜夜悲风起,
也替人间报不平。
据《百年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