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圭年谱

辛亥革命网 2021-01-12 09:13 来源:文史拾遗 作者:林利 查看:

林圭,生于湖南湘阴县樟树港镇。始名绍放,字述唐,号悟庵,后更名锡珪,最后乃名圭。

  清光绪元年十月十二日(1875年11月9日) 诞生

  生于湖南湘阴县樟树港镇。始名绍放,字述唐,号悟庵,后更名锡珪,最后乃名圭。父亲林松桂,原系福建莆田人氏,幼年父母双亡,孤苦伶仃,无以为生,乃投奔湖南湘阴表亲刘家。靠表亲家借得少数资金,在樟树港镇摆一小杂货摊为生。因经营得当,成为樟市一殷实人家。娶妻孙氏,生子女四人:长子林绍敏,次子林绍先,林圭排行第三,老四为满妹。

  光绪九-十三年(1883—1887) 8—12岁

  与长兄绍敏在樟树港镇一私塾开蒙,后入湘阴高坊局东桥黄铭功所办私塾读书。其间结识同县人范源濂,范与其弟范明正(范旭东乳名)常往来于樟树港林家。

  光绪十五年(1889) 14岁

  转入长沙求学。其时黄铭功老师受聘至长沙东茅巷96号欧阳植斋家任教,因携林圭与其长兄绍敏同往,与欧阳植斋共同受业。读书、食宿俱在欧家,发奋攻读,学业长进。其间认欧阳植斋的母亲欧阳宝珍为义母。欧阳植斋的祖父为长沙岳麓书院原山长欧阳厚均。

  光绪十八年(1892) 17岁

  转长沙黎家坡族兄林世焘家附读。林世焘,号次煌,系光緖朝贵州巡抚林肇元(字贞伯)之子、湖广总督张之洞之侄女婿。

  光緖二十一年(1895) 20岁

  与湘阴徐氏女结婚。徐氏女生于1876年,林圭牺牲后改名林徐守圭,民国成立后,为湖南女国民会总发起人之一。病殁于1918年7月16日。

  光緖二十二年(1896) 21岁

   在家乡带学生任教。

  光緖二十三年(1897) 22岁

  在家乡带学生任教。

  二月,作《湘事日记》二则:

  其一记德人吴礼福进湖南省城长沙事:“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月初六日,德人吴礼福,又名大甫,来湘。初以外人到省河,湘人蜂聚,饱以砖石而去。该德国人坐大民船,旗上书‘德国翰林奉旨游历’字样。是时陈中丞阅边外出,何方伯急发公文两件,一至张香帅处,一至陈中丞处。湘人举国若狂,拥挤河下,不准德人进城。该德人口称:‘年四十有五,予若不能进城,即死于此。’各大员惊甚,派人加意保护德人十余日,昼夜不瞑。十五日,两公文到,均责成方伯妥善办理。惟德人既系翰林,自应以司道迎接。香帅公文内并有“倘湘人滋事,惟该司是问”等语。于是十六日与德人约定,十七日四点钟进城,六点出城,七点开船。德人允约。进城后,扬帆而去。此为湘省西人进城之始。”

  其二记湖南阜南官钱局成立事(二月二十九日记):“阜南官钱局,陈大中丞创设于丙申年(1896)也,令富商朱雨田董其事。秋间,始议通行钞票,用东洋纸,面钤藩司印,背书官示。……昨有人持假票一竿至局换钱,局门人觉之,乃清查票簿,内假者七百余竿。董事等均失色。询换票者,系客栈店主,云一人寓栈已两月余,不知为何处人,昨忽欲适他去,出此一竿,以清伙食债,实不知为假票。董事欲系以罪,店主答之曰:‘我无知人也,以为官票,谁敢造假?况又不批来手,今欲罪我,我将罪谁?自此之后,无敢用官钱票者。’余代叹曰:此必然之事也。钞票之弊,不可胜言。泰西各国,赖此钞币以富国强兵,何术以制之邪?如湘省通行钞币,无不富强之理。金银钱,须有实数,钞票则无论数万兆,均可以一纸了之。商贾以之清厘税,运百货;居民以之完钱粮,购用物,无不便者。奈伪造之人何?......”

   三月二十一日(4月22日),《湘学新报》由江标、唐才常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江标兼该刊督办,唐才常为主笔,蔡钟浚任总理。自第21册起改名《湘学报》旬刊,至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898年8月8日)终刊,共出45册。

  十月二十日(11月14日),梁启超与李维格到达长沙,分任湖南时务学堂中、西文总教习。与梁、李二人同时入湘担任中、西文分教习的尚有韩文举、叶觉迈、王史等人。

  十一月初六日(11月29日),湖南时务学堂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开学,校址设长沙小东街(今中山西路)刘权之旧邸。时务学堂以熊希龄为总理(亦称提调),主持一切行政事务。另委绅董9人,即熊希龄、王先谦、蒋德钧、李维翰、谭嗣同、黄自元、张祖同、陈海鹏、邹代钧等,组成时务学堂董事会。

  光緖二十四年(1898) 23岁

  年初,在家乡湘阴创办广益会(阅讲报学,一如南学会例)和不缠足会分会。

  二月初一日(2月21日),南学会成立开讲。以巡抚部院孝廉堂为会所,首由皮锡瑞主讲。到会听讲者有陈宝箴、徐仁铸、黄遵宪、熊希龄、王先谦等官、绅、民三百余人。

  二月十五日(3月7日),《湘报》正式发刊,地点长沙。报馆由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蒋德钧、王铭忠、梁启超、李维格、邹代钧等8人组成董事会。

  二月底赴长沙,准备参加湖南时务学堂第二次招生考试。

  三月初一日(3月22日)参加了在南学会举行的时务学堂入学考试。据皮锡瑞日记得知“……是日考题为《论黄老之学最能害事》《论孟子恶乡愿》《论南学会有益》”。

  三月十四日(4月4日),《湘报》第二十五号刊出预告:“湖南开办不缠足会”,并告曰:“不缠足总会设于省城小东街湘报馆内,不日开办,有愿入会者请至本会注册,以便登报。其详细章程容后续出。”

  三月十五日(4月5日),考取时务学堂第二班。是日《湘报》第二十六号刊登《抚宪第二次招考时务学堂学生挑覆榜》,共计55人,林圭名列其中,成为时务学堂第二班学生。

  三月十八日(4月8日),《湘报》第二十九号刊登:“本月十六日,抚宪委黄廉访在南学会挑覆时务学堂学生题:年稍长者《古人惜寸阴今人当惜分阴说》;年幼者《学贵有恒论》”。

  林圭所撰题为《古人惜寸阴今人当惜分阴说》。谭嗣同阅后批云:“侃侃而谈,深中时弊。”黄遵宪批云:“独往独来,别有怀抱。后幅抉出命题之意,尤为具眼。”

  三月,在长沙加入不缠足会。三月二十一日《湘报》第三十二号刊登加入不缠足会共30人,林圭名列其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