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欧阳樛的艺术人生
辛亥革命网 2024-07-15 09:2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宝森 查看:
欧阳和。刘宝森摄
7月14日,阳光不算强烈,空气湿度却很大,使人感觉到有些闷热。武昌红巷艺术城江城印象博物馆内济济一堂,聆听辛亥革命志士欧阳樛的嫡孙欧阳和追述其爷爷的艺术人生。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理事熊永铸、刘宝森、刘建林,会员昌庆旭、李良丽等参加了活动。
欧阳樛(1882~1972),字木初,别号墨颠,江西彭泽人。江西彭泽欧阳姓氏属旺族。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大清驻神户领事欧阳述(1870~1910)则是江西彭泽人。其父欧阳云是清咸丰三年(1853)进士、翰林院编修。欧阳云的父亲欧阳熙也是进士。欧阳述嗣父欧阳霖,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一门三进士,传为佳话。欧阳霖清同光年间宰河南七州县,官至二品衔江苏候补道,封荣禄大夫。
讲座现场。刘建林摄
1898年,欧阳述出使日本调充参赞时,便将其侄欧阳樛带往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博物科,参加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902年,欧阳樛奉父母之命,回国成亲。已于1900年回国欧阳述,充任江西省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四年。1904年,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之时,均由欧阳述、欧阳樛叔侄及著名画家齐白石全程陪同。随后,欧阳樛再次留学日本,就读于中央大学攻读法科专业。
在日本中央大学就读期间,欧阳樛与江西都昌的胡元轼心仪相通,过从甚密。胡元轼在国内有比他小两岁的堂弟胡雪抱,在诗文上颇有成就,其诗文“已数十卷,皆彬彬有可观”。而胡雪抱却无资在国内印制成书,便将文稿寄给在东京的堂兄胡元轼,烦其排印。欧阳樛见到这个小册子后,十分欣喜,“叹赏不置,即允拨冗助抄稿校字之劳,始获竣事”。
合影。胡晋鄂摄
1909年,由留日学子、彭泽人欧阳樛与胡元轼共同校阅、名为《昭琴馆诗文小录》的诗集在东京刊印千余册。“昭琴馆”取义于庄子“昭氏之鼓琴”。先秦儒家坚持一种朴素、唯物的自然观,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气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胡元轼为此诗集写有《刊成赘言》,重在叙胡雪抱锐志为诗以及诗集为他与欧阳樛共同校阅及在日本刊印的情况。
《昭琴馆诗文小录》面世后,著作者胡雪抱及期弟子黄仁基均以诗的形式,表达出对欧阳樛的深情厚意。
1909年,欧阳樛学成归国后,胡雪抱便将其迎至自己在省城的居处,作《欧阳木初自日本还,访余省寓,喜赠》七绝一首:“疏麻盈握展辞难,万里神交谛眼看。珍谢多情率更令,铅华三月校丛残。” 疏麻,即传说中的神麻,常折以赠别。下联写握着满手的疏麻与君辞行,却难以表达分别后的离愁。只能做到万里神交。下联将欧阳樛比作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感谢他用青春年华为《昭琴馆诗文小录》费心费力。1913年,胡雪抱在七律《赠欧阳木初推事》中再次写道:“神交纯缥缈餐真赏,手触芳菲佩旧恩”。旧恩,即校编《昭琴馆诗文小录》之恩。
江西都昌诗人黄锡朋之次子黄仁基(1903~1978),字次纯,号工善。幼从胡雪抱学诗,后负笈南昌。其一首七律《访欧阳墨颠先生》在网上广为流传:“门掩斜阳地已偏,邻墙蕉叶有余妍。照人翰墨元无敌,好古肝肠剩此颠。诵律读书真可老,题屏写扇已能传。昭琴诗句劳雠校,各抚残编一惘然。”尾联即感谢欧阳樛为恩师胡雪抱校编《昭琴馆诗文小录》之恩。
欧阳樛曾任河南洛阳地方审判厅推事员,山东高等审判厅推事,江西高等法院推事,江西省地方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贵阳、遵义地方法院院长,检察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欧阳樛被委任为台湾高级检察官,监督台湾省在司法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国政府所制订的法律法规。
欧阳樛酷爱诗文书画。年轻时便与近代女词人、中国近代女权运动首创者吕碧城有诗词唱和。抗战前后与书画界诸多名人常相交往,除齐白石外,且与董必武、相瑞卿、游枚谷、丰子恺等人与有书信、诗词来往。1943年,欧阳樛在遵义与丰子恺、肖之亮、鸿承铨、徐锡冰,刘赓杨等成立了贵州第一个书画艺术团体“萍舸书画社”,影响极大。时人评论:欧阳樛“诗词诗文每字必练,书法一笔不苟,其人端庄严谨,为人诚笃。其文醇厚,不尚浮夸。其诗有香山之率真,拟工部之苍劲。”他的书法作品多以小篆、隶、楷为主,尤以隶书的八分体独创一格,别具特色。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战争。8月“淞沪战役”失利,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弥浸中华半壁河山。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7年,谱写出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浙大西迁遵义湄潭办学,在生活极其艰苦的岁月里,欧阳樛与浙大的精英们均有往来,与丰子恺交往甚密。
1941年9月7日,欧阳樛受邀参加丰子恺的女儿丰林先与宋慕法在遵义举行的婚礼。这是丰子恺先生“逃难以来的一桩大喜事。”
宋慕法是温州人,在浙大读书时是丰子恺的学生,毕业就职后又被聘为丰家的家庭教师,常出入丰氏在贵州遵义罗庄和星汉楼的家。宋慕法有一位温州同乡陈志超常来访丰子恺。后来陈志超郑梅英伉俪当了宋慕法和丰林先的媒人,成全了一桩美满婚姻。
参加婚礼的嘉宾,除欧阳樛外,还有浙大的科学大家苏步青,文史学者郦承铨,文史学者王焕镳,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电机科助教王国松,后为曾任浙大副校长、代校长。
2020年9月7日至11月9日在遵义市美术馆展出的以“作为浙大教员的丰子恺在遵义的创作”题的展览,其中便有欧阳樛的作品参加展出,体现出欧阳樛与丰子恺的情缘。
欧阳樛的诗词诗文,时人评论:“诗词诗文每字必练,书法一笔不苟,其人端庄严谨,为人诚笃。其文醇厚,不尚浮夸。其诗有香山之率真,拟工部之苍劲。”
现录两首与戏曲理论家、教育家、作家吴梅唱和词如下:
《寿楼春·忆东皋学佛·用吴(梅)韵》:“感山林佛声。记丁帘哲语,曾赋多情。可念鬓丝禅榻,拈花调笙,思五柳苦飘零。盼近年早现和平,纵焦土无家。愁边送酒,仍愿隐蕉亭。 忆病肺,凉风生。若相如高卧,愁听流莺。多谢东皋维护,说法题名。开棒偈,悟心盟。得观空辨阴晴。便哲理平疴,霜天鹤鸣,声满城。”
《洞仙歌·游仙人洞·用吴(梅)韵(一名羽仙歌)》:“南山环守,一线天梯走。笠杖寻山杖尊酒。看傍湖电厂,水口石船,菁羊外,吹老寺边杨柳。峭壁陡且险。 步陟青云。冯夷御空钟雾秀。洞古隐群仙,天末霓歌,听将到秋阳时候。欲借此山作栖岩,看眼底荆榛,流连搔首。”
1958年,欧阳樛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72年5月,欧阳樛病逝。其书法作品多以小篆、隶、楷为主,尤以隶书的八分体独创一格,别具特色。着有《友声诗萃》、《说文类辨》、《秋声馆诗词文集》、《欧阳墨颠诗词文联全集》等,其中,《欧阳墨颠步韵词》为贵州省文史馆油印本。
丰子恺女儿婚礼嘉宾签到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