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0-12-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由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六个单位发起,南

  由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六个单位发起,南京主办的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隆重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国内知名学者吴承明、章开沅、丁日初、姜锋、徐新吾、茅家琦等,美国朱昌峻、日本学者野泽丰、藤冈喜久男等,以及张氏家属代表张敬礼、张绪武等共110余人。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与会者对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一、张謇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以往对张謇历史地位的评价存在有多种分歧。而这次会议与会者,在总体上都予以好的评价。总之,虽有分歧,但大家基本上认可张謇在南通建立的现代化事业,在当时历史条件出现,并取得了“造福于一方”重大成绩,是难能可贵的。关于张謇是否为胡适所说是“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分歧的关健在于评价标准的不同。

  二、张謇的经济思想及其实业活动

  (1)关于张謇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措施。有的学者认为张警在农商总长任期内关于筹设和有关“开放”政令措施,对扩大国内外贸易,对促进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张謇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而开始兴办实业,却以谋求帝国主义的援助来自己实业而结束,从而宣告了其“实业救国”幻想的破灭。

  (2)关于张謇的“棉铁主义”。有一种意见认为“棉铁主义”并不构成一种经济理念,只是张謇办厂实践经验的总结,其道路是走不通的,带有很大的偏颇性。另一种意见认为,张謇从棉、铁两个代表轻重工业的主要经济部门着手,标本兼治,全力开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实业建设目标,它从战略高度抓住了发展民族近代工业的关健。

  (3)关于盐垦事业。与会代表主要对盐垦公司的性质展开了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淮南公司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建立起来的农业企业,尽管其经营方式尚未完全摆脱农业经营的某些传统,但已向资本主义大农业跨出了一步,有的学者同意公司存在资本性质,但又认为其资本主义程度还很低,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4)大生纱厂的经营管理及其兴衰原因。

  (5)从新的角度对张謇及其从事的事业加以研究。吴承明教授认为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包含着儒学因素,张謇从中吸取了“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不过儒学中还有消极因素,恐怕不必称张謇的工业为“儒家工业”。章开沅教授认为张謇办实业与传统思想无直接关系。

  三、张謇的政治思想及其活动

  (1)张謇的立宪思想和从事立宪运动的目的。一种意见认为张謇的立宪思想,直接产生于他的企业经营实践。另一种意见认为张謇致力于立宪运动的动机是出于爱国救亡。日本藤冈喜久男教授认为张謇的立宪主义是站在清政府立场上的,直到1908年11月光绪帝去世,他的这种忠诚未曾改变过。

  (2)关于张謇从立宪派到赞成共和。一种看法是张謇看到清政府覆灭的命运已无法挽救,就毅然改变了态度,另一种看法是认为不排除他有抵制革命的一面,但更应该看到,他的选择主要是从实业者的现实处境考虑的。

  (3)关于张謇是否为一个政治家。一种看法是张謇一生主要精力在创办实业,因而冲淡了他的政治家色彩。另一种看法是张謇一生参与许多政治活动,他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丁日初教授在闭幕词中提出了张謇研究的新课题,如对盐垦事业,特别是水利研究,并希望加强社会调查工作,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