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精神论坛
辛亥革命网 2010-12-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2010年9月14日,北京市政协举办了“孙中山精神论坛”,邀请海内外专家与学者、孙中山先生亲属、北京市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等,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缅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由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主持。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作主旨发言。尚明轩、王大智、叶璞、梁华平、范方镇、孙国升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孙中山精神的实质及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如下:
一、孙中山精神的主要内涵
蔡国雄在论坛主旨发言中提出,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继承与发展之思想、彻底革命之精神、天下为公之品德、祖国统一之志向、天下大同之理想。尚明轩先生认为,孙中山精神就是指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孙国升先生认为“孙中山精神”的精髓是“理想”二字,为下一代构筑理想。
二、孙中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孙中山思想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山思想和理论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范方镇先生提出,《孙文学说》提出的“知难行易”的重要论点,对于正在走强国之路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梁华平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二千多年来不曾有过的社会革新运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传承关系和历史借鉴作用。叶璞女士总结了孙中山精神对新加坡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拓展和深化孙中山研究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孙中山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但是,这些进展和成果同应有的要求尚有差距,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之处。
尚明轩认为,拓展和深化孙中山研究,首先要注意把孙中山更加紧密地放在时代中考察。其次,应该进一步探究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与孙中山思想发展的关系。第三,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探讨孙中山对中国建设和管理的思想。 王大智先生认为建立“中山学”,将之作为后世中国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有其必要性。
孙中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它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民族遗产。总结和继承这笔遗产,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反抗精神,鼓舞后继者去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奋勇前进,大有裨益。在中华民族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我们必须充分珍惜这一宝贵财富。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