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0-12-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及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22—24 日在广州召开。50 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他们共向会议提供了30 多篇学术论文。
围绕着研讨会的主题,有些论文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孙中山的华侨观及其在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和首次国共合作不同历史时期与海外华侨的关系;有些论文分别考察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越南、缅甸、印尼和美洲等地华侨及澳门华人的关系;有些具体分析了孙中山与华侨领袖黄三德、邓泽如、冯镜如昆仲等关系的演变情况;有些着重探讨了南洋华侨与加拿大华侨,及香山籍、广西籍华侨对孙中山革命运动的贡献。此外,还有一篇论文涉及孙中山或华侨的一些其他间题:诸如孙为华侨之题词、孙的近代化构想、华侨与保皇运动、伍廷芳与中美侨务交涉、当前引进华侨华人资本及华裔在未来亚太世纪中的作用等。
这次学术研讨会通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及会前会后交谈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成果交流和学术问题切磋。在此基础上,与会者大致达成了两点共识,即(一),孙中山与华侨的关系是双向互惠的。孙中山长期在华侨中开展革命活动,在启迪华侨的革命觉悟,增进华侨的爱国凝聚力、提升华侨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地位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广大华侨志士由爱国走向革命,他们追随孙中山进行奋斗,多方支持孙的革命救国斗争,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建树了不朽的功业。(二),孙中山与华侨这一课题的研究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相对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是孙中山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今后应大力发掘新史料、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力争不断提高研究的档次和学术成果的水平。
综观这次“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的全部论文,部分文章确有研究见解,不过水平一般者也多,且有些属重复劳动。就整个孙中山与华侨课题的研究状况来看,这一课题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我国的史学家以往在这方面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有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必要。
继续深入研究孙中山与华侨这一课题,仍有其学术价值,它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搞好孙中山本身的研究和华侨革命史的研究。如何将孙中山与华侨这一课题的研究引向新的广度与深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系统地弄清楚孙中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各国、各地区及各阶层华侨的各种关系。这些问题研究的突破,关键是取决于这方面新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及随此而来的研究领域的拓新与深化。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