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

辛亥革命网 2010-1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由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台湾国父纪念馆、台湾孙文学会与三民主义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
 

  由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台湾国父纪念馆、台湾孙文学会与三民主义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31日至6月8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举行。参加会议的大陆及台湾学者约80余人,其中大陆学者9人,分别来自广东省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会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关于孙中山的政治军事思想及其实践

  山东教育出版社编审陆炎的《孙中山的政治变革思想与实践》一文认为孙中山的政治变革思想顺应了民意,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向。广西师范大学阎金童、蔡昌卓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与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朱法源对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其局限性作了分析。台湾政战学校政治系詹哲裕考察了孙中山“民族同化”理论形成的过程。北京大学历史系徐勇分不同时期对孙中山的军事建树、军事理论和实践作了考察。

  二、关于孙中山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黄彦对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性质作了分析。南京大学米生认为,孙中山早年的重农思想是在亲身的观察与实践中,把中国农业实际与近代西方农业科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个性色彩。河北师范大学孟繁清认为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吸收和改造,正是体现了由“民本”到民主这样一个逻辑的发展。

  三、关于两岸关系的探讨

  台湾师范大学黄城认为把孙中山思想的政治实践应用到两岸问题的处理上是孙中山思想政治实践的一个研究应用之新领域。台湾东吴大学谢政谕对“小三通”出台后台湾各界的反应及两岸关系的发展现状作了评析。

  四、关于两岸的三民主义教育与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黄人杰对台湾目前三民主义教育与研究的现状表示忧虑。有的与会学者还研究了公务员的选拔考试问题、“文革”时期大陆的文学创作问题等。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两岸学者在学术讨论中,有许多共识,也有许多分歧,甚至激烈的争论,但讨论的气氛一直是民主的、友好的。通过讨论,增进了彼此了解和友谊。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