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0-1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南京大学、张謇研究中心等6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8月20日-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有来自内地、香港、台湾、荷兰、日本、韩国等海内外学者13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提交论文61篇,著作6本。本届学术研讨会有不少观点前所未论,开辟了新领域、新课题,进行了新论证、得出新结论,达到了实、新、深的学术境界。主要内容大概述如下。
一、关于张謇在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有学者说他是多方面有重要建树的业绩恢宏的历史人物;有的称他为伟大的改革家;有的认为他是实业家、事业家、教育家、思想家等等,这些提法都是言之有理,论述有据。而给张謇在近代史上真正定位的是章开沅教授为本届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著作《张謇传》。这本44多万字的大传是作者集40多年来研究张謇成果之大成,是在张謇研究中成果最大,分量最重,学术价值最高的精品。
二、关于张謇的思想研究
首先是经济思想有新的成果,茅家琦教授将张謇的经济思想与孙中山先生作比较研究中显现出孙中山所没有的特点,也正是张謇的长处。关于张謇的教育思想,除了同梁启超、陶行知、黄炎培作比较研究外,还从素质教育的新视角挖掘张謇素质教育思想的新领域。至于张謇政治思想的研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老课题,但从反侵略的角度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来论述还是第一次;对张謇的儒商精神和企业家的精神境界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当前发展民营企业有重大的指导价值。至于他晚年面对新的思潮和学潮的矛盾心态的描述,以至通过张謇的实践业绩探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研究进入了新的层面。
三、关于张謇股份制实践的研究
这也是本届研讨会的一个新热点。所提交论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从张謇使用股份制、常规运作、独特做法到张謇利用股份公司制兴办“大农、大工、大商”,成为中国最早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从机构精干章法严明的企业管理机制,到经营大于所有权,按资与按经营劳动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从实际出发的劳动制度等等是大生模式的许多重要特征。特别是朱荫贵研究员将张謇当年实行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中不规范的做法,如“官利”制度(又称股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不是什么“扭曲企业制度”,而是面对中国高利贷社会,改变社会资金一般流向,使出资者把资金投向新的又有一定风险性质的事业而靠自身所做出一定的个性和适当的调整,是根据中国国情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举措、一种“改革”。
四、关于张謇盐垦事业的研究
会议上不仅有一本40多万字姚谦的《张謇盐垦事业调查》一书,还有论文8篇;不仅从宏观上阐述张謇盐垦事业发展的始末、历史的功绩、盐政的改革、大农观的追求与开拓,还从微观上分析通海垦牧公司的投资特点、盐垦公司的组织机构、租田制度,土地经营方式、垦区的教育、开垦移民群体独有的素质和品格等等。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张謇举办慈善公益事业的思想和活动的特点,人才观、科技观、林业观,以及张謇与翁同和、吴长庆、李鸿章、金荣泽、穆藕初、周学熙、孙云锦等人的关系和比较研究,也不乏有新的见解。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