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综述

辛亥革命网 2010-1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小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92年5月9日至10日,由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与美国黄兴基金会主办的“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在台北政治大学举行。,“黄兴与近代中
 

  1992年5月9日至10日,由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与美国黄兴基金会主办的“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在台北政治大学举行。大陆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张海鹏、尚明轩,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韦杰廷应邀出席了这次学术讨论会。这是大陆学者第一次正式赴台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了大陆学者赴台的历史性突破。列名与会学者近80人,共收到并宣读论文21篇。

  这些论文对黄兴的生平业绩,黄兴与孙中山、胡汉民、宫崎寅藏、徐宗汉等的关系,黄兴的人格风范、文学造诣等进行了探讨。会场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两岸学者坐在一起相互分析疑义,各抒己见。从学术讨论的度说,会上的大多数学术观点是两岸学者都可以接受的。

  会上提出的论文中,最多的还是讲黄兴与孙中山的关系。多数讲孙黄关系的论文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地针对了薛君度的“双元领袖”说。

  在会议的讨论中,曾对一些歧异之点提出过商榷意见。如蒋永敬评论胡汉民笔下的黄兴时,引申出“革命”之事不好,说什么“大陆中共革命越革越糟”,吕实强评论黄兴个人品质,高度推崇其“无争”,“淡泊名利”,“有如菩萨,渡己渡人”,张玉法评论孙黄关系,说孙中山一生仰仗三人,一个对他百依百顺如陈英士,一个叛变了如陈炯明,一个有依有违如黄兴。

  总起来说,这次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开得是比较成功。三名大陆学者的出席,引起与会台湾学者的莫大兴奋,为他们谈话的中心。作为筹备委员会主席的政治大学校长张育在开幕词中说:“希望这一次会议成为两岸学术交流的起点。”“国史馆”馆长瞿韶华作为会议嘉宾在致辞中说,两岸学术交流“从此可以展开新的一页”。《联合报》报道认为,这次海峡两岸学者的会议“是台湾史学界一大盛事”。可见,两岸学术交流的这一次突破,得到了台湾学术界的积极评价。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