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纪念活动:民国与新中国有何不同?(2)
辛亥革命网 2013-05-17 00: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张忞 查看:
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也发表了告民众书,其中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对辛亥革命中各政治力量的联合,促成革命的成功,给予了充分肯定。
(整理自《史海揭秘》作者 何广)
二、新中国成立 纪念等级堪比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有关辛亥革命的逢十纪念大会共有5次:1961年10月、1981年10月、1991年10月、2001年10月、2011年10月。
1951年,由于新中国成立,国内社会经济局面千疮百孔,百废待举;同时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反扑,也令国家政权面临严峻考验。此外,就当时的海峡两岸关系的现实来说,,10月10日的纪念活动在政治上也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因此,1951年辛亥革命四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在中国大陆地区并没有举办。
第一次正式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在1961年10月,辛亥革命50周年。10月9日,北京各界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各地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以及在北京访问的驻华使节参加会议。国家主席刘少奇出席会议,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此前的10月7日,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筹委会邀请各地来京的辛亥革命老人座谈,表示了对辛亥革命老人的热情关怀和礼敬。出席会议的老人共48位,其中有担任武昌工程八营共进会总代表、在武昌首义中打响第一枪的熊秉坤,辛亥革命时担任秦陇复汉军炮兵司令的朱叙五,参加过黄花岗等战役曾任沪军司令的黄一欧(黄兴的儿子),担任过广州护国军旅长和广州西路军军长的伍毓瑞等。
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1971年10月,辛亥革命60周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紧张岁月。9月13日林彪在阴谋败露后出逃,飞机在蒙古国境内失事。此时全国政情高度紧张,中央政府无暇举办有关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
第二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1981年,这是辛亥革命70周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全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1981年10月9日,北京各界一万多人在人民大会堂集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邓颖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等出席会议。《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社论《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邓颖超等会见了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的亲属。 第三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是1991年。10月9日,北京各界5000人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集会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出席了会议。10月10日的《人民日报》在第1版发表社论《继往开来 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
以上可见,新中国建立50年来,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外,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逢十纪念,国家都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最高规格”的标准为:是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像这样50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