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秋瑾陶成章学术讨论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纪念秋瑾就义七十五周年和陶成章遇害七十周年。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历史学会、杭州大学历史系、绍兴市政协四家单位联合举

  为纪念秋瑾就义七十五周年和陶成章遇害七十周年。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历史学会、杭州大学历史系、绍兴市政协四家单位联合举办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7月10日至12日在绍兴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学者参会论文20余篇。

  会议以讨论秋瑾的革命思想为重点。大家一致肯定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三烈士的反清革命斗争的卓越功绩,赞扬他们的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献身精神。对秋瑾的革命功绩归结为两点:一是反清武装斗争,一是争取妇女解放。也有学者按秋瑾革命思想的发展轨迹划分成三个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前为其爱国思想的孕育期;1894年到1904年,从爱国到立志革命的时期;1904年东渡日本至牺牲,为革命实践即为反清时期。

  会上还对秋瑾的阶级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有学者认为秋瑾犯有“个人英雄主义”,“单枪配马”,夸大了个人,脱离了群众。其主要依据有:秋瑾毕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有其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阶级烙印。秋瑾过分夸大个人力量,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学者对此观点持有异议,认为秋瑾为了武装起义,武装会党,联络新军,这正是秋瑾重视群众力量的表现。秋瑾虽有轻视群众力量的言辞,但仍有革命英雄主义的一面,她希望唤起更多具有“死国”精神的人来“澄清神州”。如果把“浙皖起义”的失败归因于“依靠少数会党进行军事冒险”,从而推断出秋瑾是“脱离群众”,有失公允。

  会上还对秋瑾是否“开枪拒捕”,以及秋瑾生平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会上,秋瑾烈士的侄孙秋经武、秋仲英、陶成章烈士的孙子陶永铭等发言,回忆了三位烈士的伟大精神及对辛亥革命的杰出贡献。

  会议结束时,与会人员前往绍兴大通学堂拜谒徐社,去和畅堂瞻仰了秋瑾烈士故居,并到东湖敬谒了新修复的纪念陶成章烈士的建筑物——陶社。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