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研讨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79年11月19日到28日,由中山大学和中南辛亥革命五省联合会以及广东历史学会在广州市联合举办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研讨会”。,孙中山和辛亥

  1979年11月19日到28日,由中山大学和中南辛亥革命五省联合会以及广东历史学会在广州市联合举办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的史学工作者141人。其中有香港学者二人,美国和日本学者各一人。与会学者共提交学术论文84篇,图书资料4本。此次会议是文革结束后,史学工作者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两大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主要成果如下: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与会学者认为,在无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以前,资产阶级作为最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当时革命的倡导者和领导者,站在时代的中心地位。资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未能取得胜利,但在当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符合亿万人民心愿的群众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参会学者指出,“文革”时期对于资产阶级研究“立足于批”的做法是篡改历史,与历史研究求真求实的态度是相背离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人民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就没有后来的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资产阶级所作出的历史功绩是不应被历史抹煞,正确的评价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是为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了更好的继承历史遗产。

  二、关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最早以民主革命派的姿态与改良派划清界限,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成为民主革命派的旗帜。孙中山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共和国的理想。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尽管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并未在场,但他仍是武昌起义者心目中的最高领袖。有其他学者认为在充分肯定孙中山革命功绩的同时,仍要客观的指出孙中山的不足之处,不能捧得太高,不能绝对化。

  三、关于孙中山思想的评价

  与会学者就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有学者则认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高峰在国民党的“一大”。许多学者认为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在当今仍值得深思。对孙中山的哲学思想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者们的主要分歧在于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此外,有学者还对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军事思想和民族思想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做深入研究。

  四、关于南京临时政府

  此次会议对南京临时政府做了公正的评价,认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仍与袁世凯做了必要的斗争,而不是妥协退让。与会学者认为对于南京临时政府以往批评过多,需要从新予以公正客观的评价。

  五、关于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派人物以及立宪派的评价

  在此次讨论会上,还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派人物以及立宪派进行了评价。不少学者提出评价历史人物应置历史人物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做评价,不能捧得太高也不能贬得过低。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